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8篇
电工技术   54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67篇
金属工艺   52篇
机械仪表   33篇
建筑科学   49篇
矿业工程   26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65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46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5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8篇
冶金工业   20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了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MEMS)惯性传感器集成模块ADIS16355的姿态测量系统。该姿态测量系统采用ADIS16355作为惯性测量单元,利用加速度计对重力向量的观测来修正陀螺给出的姿态信息,卡尔曼滤波实现传感器信息融合以计算运动载体的姿态角。介绍了ADIS16355的基本功能模块,阐述了两种传感器融合测量实时姿态角的方法并给出了卡尔曼滤波算法迭代过程。基于ARMv7架构的Cotex-M3微处理器设计了姿态测量系统硬件。采用AHRS500GA对该姿态测量系统性能进行了测量姿态角的验证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姿态测量系统能在动态条件下准确地测定运动物体实时姿态角,其误差一般在±1°左右。  相似文献   
2.
Li  Guangyu  Jiang  Wenming  Guan  Feng  Zhu  Junwen  Yu  Yang  Fan  Zitian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2022,53(10):3520-3527

The metallurgical bonding of Mg/Al bimetal by liquid–liquid compound casting was realized via co-deposition Cu–Ni alloy coating. The metallurgical layer of the Mg/Al bimetal consisted of Cu solid solution, Cu2Mg and (Al0.7Cu1.3) Mg, Mg solid solution, Al3Ni2, and Mg2Cu. Vickers hardness of the interface was between 149.9 and 209 HV,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Al–Mg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interface was attributed to interdiffusion among AZ91D, A356, and Cu–Ni alloy coating.

  相似文献   
3.
用WOL缺口压缩试样研究LC4铝合金在3.5%NaCl水溶液中的压应力腐蚀.有限元计算指出,试样加压缩位移时缺口附近有压应力集中.实验结果表明,当压缩位移大于临界值后产生压应力腐蚀裂纹. 实验测出压应力腐蚀裂纹的门槛值为K_(ISCC*)=27.6MPam~(1/2),等于拉应力腐蚀门槛值的3.5倍.在相同K_I下压应力腐蚀裂纹的孕育期比拉应力高一个数量级.压应力腐蚀时获得带有平行条纹花样的准解理断口,这和拉应力腐蚀的沿晶断口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4.
5.
以炼铁烧结机头除尘灰(烧结灰)为实验原料,通过XRF、XRD、SEM-EDS手段对原料进行表征,采用酸性硫脲法浸出烧结灰提取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使用响应曲面法(RSM)对烧结灰中提取银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炼铁烧结灰中银的浸出率为响应值,选取对硫脲浸出烧结灰提银过程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反应温度、硫脲浓度、浸出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中心设计方案以三因素五水平设计实验,得到最优的提银工艺条件,并获得拟合度高的二阶多项式模型。结果表明:硫脲浸出烧结灰中银的最佳工艺为反应温度50℃、硫脲浓度22g/L、浸出时间90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银浸出率的模型预测值为89.38%,实验真实银的浸出率为89.9%,其相对误差为0.52%,表明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可用于预测烧结灰提取银的浸出过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模糊取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图像被动盲取证技术是对图像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鉴别.图像遭受篡改操作后,为了消除图像伪造在拼接边缘产生畸变,伪造者通常会采用后处理消除伪造痕迹,其中,模糊操作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因此提出了一种针对人工模糊的取证方法.首先,利用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分析图像边缘点特征进行边缘点分类;然后通过统计正常边缘点与模糊边缘点之间的差异鉴别模糊边缘;最后引入局部清晰度来区分人工模糊与离焦模糊,从而最终标定人工篡改边缘痕迹.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图像人工模糊篡改操作,较为准确地定位图像篡改边界.伪造图像边缘模糊越严重方法的检测效果越好.与其他模糊检测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像素级别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以"服装设计教育应该立足于市场"作为出发点,基于目前我国服装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服装设计教育教学方法本身的创新要求;再对国外一些服装院校的先进教学方法进行借鉴的基础之上,从而对我国服装设计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为我国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制造执行系统正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现场生产中,但目前由于大多数的制造执行系统价格昂贵,多数是针对连续生产型企业的,并不适用于我国现存的大量离散型生产企业.我们设计了一种由服务程序支持的制造执行系统,这种系统有效地降低了开发成本,同时又继承了先进制造执行系统高效、灵活、可靠、适应性强等特点,非常适用于离散型的生产企业.这里主要介绍了该系统服务程序部分的设计,该服务程序能够完成车间生产计划的自动排产和其它相关的计划功能.最后在实施中对这种系统进行了测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绝缘材料的热分解活化能、电气特性和力学特性随热老化程度变化的规律,对交流电力电缆绝缘用XLPE材料在110 ℃下开展加速热老化实验。采用热失重(thermogravimtric analyzer, TGA)测试手段,对XLPE在20~600 ℃的热分解行为进行研究;采用交流击穿测试、宽频介电谱测试及体积电阻率测试,研究老化后XLPE试样的电气特性;采用拉伸实验测试,研究老化后XLPE试样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热老化使得XLPE的交联结构和结晶状态被破坏,XLPE活化能呈减小趋势。由于氧化反应快速进行,使得XLPE分子链发生断裂,交联结构变弱,导致XLPE绝缘材料严重劣化,其活化能、击穿强度、体积电阻率、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随老化时间增长呈下降趋势,而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和电导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A new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the single drive electrode method. The bidirectional pulse current is adopted in this system as the exciting current. The model of this new method has been set up in ANSYS and validated by simulation and actual measured data. Based on this model, the influence of medium resistivity and connected resistance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medium distribution on the measured data is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reconstructed images are presented at last to testify to the reliability of the new system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new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