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水利工程   1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群体泥沙静水沉降的阻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黄河中游地区及其支流一带,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在汛期含沙量较高,最大的达1500公斤/立米,人们就利用这高含沙水流进行淤灌等,如陕西省人民引洛渠在改良盐碱地的试验中,把含沙量730~946公斤/立米的浑水引入灌区,渠道淤积并不严重.三门峡及陕、晋两省的中小型水库中,利用高含沙水流排沙的效率很高.冶金部利用管道输送尾矿沙,石油化工方面也经常使用悬浮液浆流工艺.从这些实际事例中都说明高  相似文献   
3.
挟沙水流的模型試驗,是个十分得杂的問題。自然也发生下列诸問題:如何选擇模型沙与原体中天然沙相比拟;如何使模型水流中的含沙量达到饱和,同样重要的是如何在模型中造成适应于上述情况的水流型态。这些問題是特別重要的。倘使比較一下,在所研究的模型中,流量常常較原体者为小,小到为原体的数分之一,而天然沙已經是非常细了。在这种情况下,模型中是否必須要縮小泥沙尺寸呢? 我们所建議的挟沙水流模型試驗方法是按原体与模型水流結構相似的原則进行,建立在水流垂直分速与平均分速的比值为常数的基础的:  相似文献   
4.
潮汐水流中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常采用泥沙的静水沉速,以计算水流的挟沙能力,在理论上是不合适的.影响泥沙沉降的因素,在紊流中是水流的紊动扩散等,而静水中仅有布朗运动.此外,根据潮汐水流的原状水样试验及实测资料分析结果,都表明动水中泥沙的絮凝沉速较静水的絮凝沉速约大十余倍. 阿尔卡门等人认为细颗粒的紊动扩散与脉动流速平方的平均值及粒径的关系较大,就提出了紊动扩散系数公式(7).我们对该式的比例常数K_s进行尺度分析,并对天然河道的含沙量分布不均匀性提出了修正系数.最后求得泥沙絮凝前后粒数比的近似计算式(20),然后利用美国萨凡娜港湾和长江口的全潮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符合.此外,我们分析河道紊动强度与人工紊动试验流速梯度G之间关系,以验算实测资料,表明絮团尚未到达破裂程度.  相似文献   
5.
细颗粒泥沙絮凝的电化学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口海港细颗粒泥沙遇到海水,就产生絮凝团加速下沉,在河口段将严重淤积,就形成拦门沙,阻碍了正常航行。在水库排沙时和悬沙的模型试验中,由于颗粒很小,水质不纯等,常发生絮凝现象。特别在多沙河流上,这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难题。细颗粒泥沙产生絮凝的现象,本质上是一个力学现象,属于微观的分子力,  相似文献   
6.
本专题包括34篇论文,主要涉及底栏栅式引水枢纽及其他形式引水枢纽的布置形式、模型试验、原型观测及管理运用经验.下面将论文内容归纳为四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底栏栅引水枢纽 底栏栅引水枢纽主要靠设在溢流坝顶的栏栅取水,能防止粒径大于栅条间隙的推移质进入廊道.由于它具有结构简单、施工运用方便、能有效地排除大颗粒推移质等优点,在我国西北及南方山区河流上得到广泛应用.据新疆、甘肃、陕西、湖北等省区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已修建了底栏栅式灌溉和发电引水工程七十余座,引水流量为0.2~35秒立米,工程规模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新建或改建低水头枢纽时,需要估计进水闸不同分流量时分沙的数量,以便于规划设计引水渠道及布置防沙措施。这类问题的研究,一般利用泥沙模型试验,但由于目前对泥沙运动规律及细泥沙相似性的认识还不够,因此只能从悬沙与底沙输沙量的模型试验中得到定性的结果。已建成的进水闸或排沙闸的实测资料表明,分流量比与输沙率比的关系较好,但分流量比与分含沙量比的关系就比较乱,似无规律性。在规划设计时必  相似文献   
8.
1.前言 水力输送、即借水流移运固体物质 ,是在建筑工程以及许多工业部门中已得到广泛发展与使用的水力机械化施工的基本部分.在苏联以及在国外,水力输送已经应用极广  相似文献   
9.
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粘性细颗粒泥沙的絮凝与沉降问题,牵涉的生产问题比较广泛,如河口海港的淤积等.由于颗粒周围的水中存在电介质,如遇到海水,就产生絮凝团加速下沉.细泥沙产生絮凝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但主要是颗粒表面的电化学作用.根据电化学理论,细泥沙产生絮凝的条件有二个:(i)颗粒间碰撞机率的大小,(ii)吸引势能大于排斥势能.促使悬浮泥沙颗粒间的碰撞的机理有二种:(a)布朗运动,(b)重力沉降.因为本文只分析静水的絮凝沉降,而长江口等泥沙中值粒径大于0.001毫米,属于重力沉降范畴.我们将布朗运动颗粒凝并的理论应用到重力沉降中,导得细泥沙初期絮凝时颗粒凝并数目的计算公式,从而求得凝并前与后的泥沙粒径比值和凝并后的沉速计算公式.利用连云港泥沙试验资料进行计算,与试验值比较,在含盐量较小时比较符合,并导出捕获系数比与含盐量的关系式.又利用长江口泥沙试验资料计算不同含盐量的沉速,与试验值也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二元均匀流输沙恒定而不平衡的扩散方程式出发,根据W.E.Dobbins求得扩散方程式的解,由T.R.Camp导出沉淀池排沙比的计算式,用该式计算长江放淤区及一些河段实测资料(挟沙紊流时)的动水沉速比,并求得计算沉速比的经验式。同时,提出悬沙动水沉速的计算方法,供设计应用。实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动水沉速比可大于1.0,也可小于1.0,并指出悬浮指数Z的实测与计算(理论)值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