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钻孔电视是能直观获得钻孔孔壁原状图像的地球物理方法,高清数字钻孔电视技术采用了先进的时间定时器,改进了光学工艺,加入了人-机互动调色功能的高分辨率摄像头,应用了消除电磁场对图像影响的处理技术,使其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等特点。在某水电站坝址和围堰深厚覆盖层可视化研究中,利用高清数字钻孔电视技术,可清晰地获得钻孔孔壁原状图像,从而有效地查明工区的地质情况,为顺利施工提供技术保障,并为建立“数字化电子岩芯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赵健  董航  付小明  雷启盟 《化工学报》2017,68(12):4882-4891
将失流点以下的含蜡原油看作是多孔介质体系,以附加比热容法描述蜡的结晶潜热,动量源项方法表征蜡晶网络结构对液态原油的流动阻力,基于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含蜡原油的冷却胶凝过程。结果表明:传热机制和边界条件主导了凝油结构的演变进程。在自然对流作用下,凝油最先在罐底和罐壁所包围的区域内产生,且其始终是罐内胶凝最严重区域。罐顶最先形成完整的凝油层,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慢速增长和快速增长两个阶段,且其凝油层厚度逐渐趋于均匀分布;其次是罐底,其发展过程与罐顶相反;最后是罐壁,其凝油层的演变具有从罐底沿罐壁向罐顶推进的特点。罐内对流越强,罐顶凝油层的增长速率越缓慢,罐底凝油层的增长速率越快。基于温度场及凝油结构的演变规律,可以将含蜡原油的冷却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自然对流占主导的第1阶段,导热逐步取代自然对流的第2阶段,及以导热为主导机制、边界条件调控下的第3阶段,同时给出了不同阶段原油温度分布和散热损失规律的细节。  相似文献   
3.
基于研究城市浅埋暗挖型隧道的发展以及隧道变形监测在施工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武汉市东湖团山隧道的变形监测在施工中的应用研究为例,采用多种监测方法对暗挖隧道施工进行变形监测,说明变形监测在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安全施工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声波层析成像技术(声波CT)的基本原理,并以某水电站大坝建基面下的防空洞探测为实例,利用声波层析成像技术反演确定了该部位的波速分布情况,根据波速分布划分出波速异常带,确定了防空洞的空间展布范围与规模,为后续处理方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均匀介质中的波射线传播理论,应用直射线追踪方法进行射线走时正演计算,建立了速度模型。对模型分别进行SIRT算法和LSQR算法反演,对比分析后发现,LSQR算法在精度、效率和稳定性三个方面都能达到较好的平衡。以溶洞发育区某水电站右岸部分平硐勘探为实例,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法准确探明了岩体速度分布情况和区内K25溶洞的空间分布位置,通过与其它方法结果的对比验证,表明地震层析成像法对于溶洞发育区具有分辨率高、图像直观、易于解释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铝材表面化学镀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常规铝材化学镀镍工艺基础上,提出一种在酸性化学镀镍前增加一道碱性化学预镀镍工艺的铝材表面化学镀镍新技术。介绍了其预镀镍的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研制了一种中等浓度的含镍、铁的多元合金浸锌液,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浸锌最佳方案,确定了碱性化学预镀镍的最佳配方:25g/L硫酸镍,25g/L次磷酸钠,30g/L柠檬酸三钠,10g/L焦磷酸钠,10-15mL/L三乙醇胺,30g/L氯化铵。弯曲试验表明,镀镍层与铝基体结合强度很高;镀镍层SEM照片显示,镀镍层晶粒尺寸大小均匀,各晶粒间结合紧密,孔隙率低,耐腐蚀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水域瞬变电磁法及高密度电阻率法理论基础、技术特点及其方法局限性的分析,结合涪江穿越探测实例,提出综合运用两种方法进行地质条件探测,探讨综合物探的工作方法技术、数据采集方法、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等在水域穿越工程应用的特殊性。工程应用研究的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既可以弥补水域瞬变电磁无法定量计算视电阻率的缺陷,又可以对两种方法的探测结果相互验证,排除由干扰引起的假异常,从而有效地查明了工作区域的地质条件,为顺利施工提供了基础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分析庆油、俄油管道顺序输送后南三油库庆油、俄储油罐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剖析了运行工况突变,对储油罐软密封、呼吸阀、阻火器等附件及储油罐自身安全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原理及常用装置,从正演模拟出发,对高密度电法在油气管道穿越工程中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对同一测线的两种高密度电法装置勘探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在勘察基岩面深度及裂隙发育方面效果较好;在相同地电条件及相同的剖面长度下,温纳装置对水平方向的电阻率变化较敏感;而偶极装置对垂向电...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