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次氯酸钠在实验室对配制再生水进行消毒试验研究,同时考察次氯酸钠对粪大肠菌群灭活效果和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的生成量。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的灭活率随着次氯酸钠的浓度和接触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次氯酸钠浓度为8 mg/L且接触时间为20 min以上时,水样中粪大肠菌群的灭活率可达6 lg以上;同时得到,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的含量虽然随次氯酸钠浓度和接触时间的增大而增加,但是即使次氯酸钠浓度达到20mg/L,且接触时间达3h时,产生的三氯甲烷最大量为27.6μg/L ,也是低于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对三氯甲烷含量的限值(60μg/L )要求,因此,对再生水采用次氯酸钠消毒在能满足水质微生物安全性的CT 值下,产生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建筑内给水管道运行,研究了采用次氯酸钠和紫外线两种消毒方式下给水管道中水体和管道内壁微生物的生长特点以及种属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和紫外线消毒均能保证一定的消毒效果,但紫外线消毒灭菌程度更高,且后续持续时间内管道中水体微生物再繁殖数量相对较低,而管道内壁生物膜的生长随消毒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这两种消毒方式下通过16SrDNA测序分析管道内壁微生物,共分别鉴定出5种α变形杆菌纲、3种β变形杆菌纲和3种γ变形杆菌纲的细菌,且不同消毒方式下所出现的菌种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某地区水环境治理为案例,从水环境问题识别、整治思路与措施、建设模式3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针对片区内的水体污染严重、潮汐现象明显、管网覆盖率低、河道被侵占等问题,提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通过模型分析,在上述措施实施后,河道的水力条件明显改善,水质状况明显提升。同时,结合水环境整治的特点,分析EPC+O的运营模式在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湛江市某再生水厂处理水量提高,其产生的污泥量由干泥量14 t DS/d提高至16.6 t DS/d,超过原有污泥脱水系统的处理能力.该工程在保留及利用原有脱水机、投药设备等的基础上,新增了污泥机械浓缩设备及其配套的进出料系统、PAM药剂投加系统,将原污泥脱水系统的进泥含水率由99.2%降低至97%,并新增污泥离心脱...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顶拉管工艺的原理和施工流程,对比分析了顶拉管和其他常用污水管道铺设工艺的适用条件。并将顶拉管工艺应用于中山市某镇沿河岸敷设的截污工程中,解决了河岸边工作面受限、地下水位高等技术问题,最大限度降低了施工过程对河涌周边环境的破坏,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减少了对居民生活及出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