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69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阿特拉津(atrazine)模拟废水作为处理对象,采用3种不同种类和性质的纳滤膜与悬浮型光催化氧化过程进行耦合构成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的废水耦合处理工艺,比较耦合纳滤分离膜的种类和性质对光催化膜反应器处理atrazine模拟废水耦合工艺特性的影响.实验得出,由于对目标污染底物及主要光催化降解中间产物出色的选择性分离截留效果,将TS-60与光催化膜反应器进行耦合处理目标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多孔膜的表面改性与抗污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羟基化预处理、铈盐引发和碱化预处理、Fe2 /H2O2引发两种引发体系,对聚砜(PS)膜和聚丙烯腈(PAN)膜进行表面接枝丙烯酰胺的改性,研究预处理和表面接枝改性对膜污染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和X光电子能谱对羟基化和接枝改性的膜表面进行表征。研究表明,表面预处理和接枝后,PS膜和PAN膜的水通量均有所下降,但提高了抗牛血清蛋白膜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金属蒸发器易腐蚀结垢的缺陷,提出了全塑蒸发器的概念.设计和制备了以PVDF微孔膜为分布器、以PVDF毛细换热管为传热介质的全塑蒸发器,建立单效蒸发实验装置,研究了全塑蒸发器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参数范围内总传热系数随着冷流体质量流量、冷流体进口温度、热流体质量流量、二次蒸汽蒸发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热流体为373K饱和水蒸气、热流体质量流量2.5kg/h、冷流体进口温度308K、冷流体质量流量10.8kg/h、二次蒸汽的蒸发温度为358K时,全塑蒸发器总传热系数可达1 040 W/(m~2·K).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PVDF疏水性中空纤维膜组件对模拟含铁废水进行减压膜蒸馏处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料液中铁离子浓度、pH值以及含盐率对膜蒸馏过程的影响.通过监测膜蒸馏实验前后膜丝内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及接触角变化,对膜蒸馏过程中的膜污染及膜亲水化现象进行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铁浓度、pH值及含盐率对膜通量的衰减均有显著影响,pH值影响最大,铁浓度次之,含盐率最小;膜蒸馏实验后膜丝表面有污染物聚集,XPS结果显示出现了新元素Na和Fe,其质量分数分别占到了3.6%和7.0%,而且膜丝内壁的接触角从实验前82°降到72°,说明疏水性能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多孔膜的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膜污染这一制约膜工业化应用的重要因素,从膜材料特性和分离液构成对膜污染的影响、膜污染机理及模型、膜污染的防治策略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超滤、微滤膜污染问题的一些研究结果;并对减少或防止膜污染的方法进行归纳,具体评价了原料液预处理、膜表面改性、操作条件优化及化学清洗对减轻多孔膜污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气扫式膜蒸馏(SGMD)过程能耗高的问题,设计了1种气扫式多效膜蒸馏(SGMEMD)过程,其特征是在传统SGMD过程中设立独特的热量回用系统。该系统同时具有蒸汽的换热冷凝与料液的预热升温双重作用,从而实现蒸汽潜热的梯级回收利用。实验研究了吹扫气流速、料液循环流量、膜组件内料液与吹扫气流向、料液浓度对SGMEMD过程膜蒸馏通量和造水比(GOR)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质量分数2.5%的NaCl溶液作为原料液,料液温度为78℃、循环体积流量为5.0L/h、吹扫气流速为1.6m/s(标准状态),膜组件内吹扫气与料液为逆向流动时,SGMEMD过程的GOR可达3.1。  相似文献   
7.
超滤膜技术在水厂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超滤膜的特性以及超滤工艺在水厂中的应用现状,并根据不同的工艺类型列举了应用实例,提出了超滤膜工艺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超滤工艺将成为未来饮用水处理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张爱勇  肖羽堂  吕晓龙  高冠道  张萌 《化工进展》2007,26(11):1610-1615
分别采用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和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进行光催化降解H酸溶液试验。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好的光催化处理效果。在污染物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50mg/L、100mg/L和150mg/L、p/p0≥0.7的反应条件下,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中污染物光催化降解过程分别遵循L-H-级、一级以及一级与0级耦合的反应动力学。而在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的耦合工艺中,光催化降解过程分别遵循L-H一级、一级与0级的耦合以及0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酸性萃取剂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C-88A)萃取镍离子的萃取条件,反萃相硫酸含量对反萃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萃取条件为:萃取反应温度40℃,萃取剂的体积分数80%,原料液初始pH为6.5,萃取剂皂化率为10%,此时PC-88A对Ni(II)的萃取率高达98.0%。在此优化条件下获得的负载有机相,采用0.8 mol/L的硫酸进行反萃,反萃率达到93.6%。  相似文献   
10.
气扫式膜蒸馏传质传热过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华艳  李欢  吕晓龙 《化工学报》2009,60(2):304-309
对气扫式膜蒸馏(SGMD)的热量和质量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过程的热量和质量传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计算,得出了吹扫气流速、组件长度、进料流速和进料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非常接近。随吹扫气流速的增大,通量先增加然后趋近于平衡。组件长度越短通量越高。进料流速对通量的影响很小,随膜丝内Reynolds数的增加,通量稍有增加,随进料温度的升高,通量呈指数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