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4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江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峡库区地形条件、自然地质条件复杂,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三峡大坝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地质环境的脆弱平衡状态.通过对三峡库区的研究,阐述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危害,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使三峡水库在对我国发挥防洪和经济等效益的同时,减少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做到三峡工程及其库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控制因输变电类开发建设项目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必须加强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以武汉戴家湖110 kV输变电工程为例,介绍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对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指出,由于实施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项目区各地表扰动类型侵蚀强度降低,土壤流失量明显减少,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符合预期防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吴晓  吴宜进 《人民长江》2011,42(4):98-101
为控制因输变电类开发建设项目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必须加强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以武汉戴家湖110 kV输变电工程为例,介绍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对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指出,由于实施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项目区各地表扰动类型侵蚀强度降低,土壤流失量明显减少,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符合预期防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中部生态敏感脆弱区十堰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景观类型变化特征的分析,并选取与人为干扰密切相关的破碎度、多样性指数、分维数和分离度作为评价指标,构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该区域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时空变化分析,最后探讨了其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景观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而其中又以林地为优势景观;各景观之间的相互转换都比较频繁,其中又以耕地和林地两者之间的转换幅度最大;十堰市的景观生态安全整体处于较高的水平,但在空间分布上差异很大;十堰市近20 a来景观生态安全有所变化,且变化的时空差异较大;景观类型变化、经济发展和土地整治政策等共同驱动了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变化。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域土地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