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3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2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武汉市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晖  孙吉主  王勇 《土工基础》2005,19(6):13-15
对武汉市软土特性进行了描述,并结合当地的一些工程就几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机理、适用范围进行整理和总结,以资在今后设计施工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考虑剪胀性与状态相关的钙质砂双屈服面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重塑和原状钙质砂压缩特性的不同,提出颗粒破碎会引起原状钙质砂的附加孔隙比增量。在临界状态土力学的理论框架内,通过引入状态参数和帽盖屈服面,建立1个考虑颗粒破碎影响的钙质砂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在较大密度和应力水平范围内对1种土只需采用1组材料参数。通过与三轴试验结果比较,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钙质砂的强度和剪胀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低应力下钙质砂的颗粒破碎现象具有特殊性,分析了围压对钙质土颗粒的破碎的影响,揭示其变形过程的力学机制;然后考虑钙质土的颗粒破碎与滑移两种变形机制的耦合作用,并分别采用损伤模型和边界模型予以描述。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钙质砂的颗粒破碎和剪胀特性的围压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应力水平下的颗粒破碎现象使钙质砂的应力-应变关系具有特殊性,引入颗粒强度的概率分布,得到描述颗粒破碎的损伤参量,建立了钙质砂的损伤边界面模型,分析了颗粒破碎、剪胀性、围压三者的关系,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透明土的盾构隧道模型试验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现有盾构模型试验不便获取土体内部的变形信息等缺点,利用溴化钙水溶液和熔融石英合成透明土,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盾构掘进模型试验的系统方案。模型盾构机刀盘可以旋转,也可向盾构壳内撤回,并且均由螺杆控制,可用于模拟盾构开挖和开挖面支护压力减小工况。盾构施工过程中,通过激光面切割盾构前方透明土体,形成一个明亮的土体内部颗粒切面,利用数码摄像连续获取该切面的有关图像,结合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分析土体的内部变形特征,从而实现对盾构施工引起土体变形的细观机理的真正可视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公路隧道实例,在既有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对拱顶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处理。根据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动态施工模型,将模型分成四部分:原始围岩区、管棚等效加固区,初次衬砌区和二次衬砌区,选择原始围岩区本构模型为摩尔-库伦弹塑性模型,其他部分本构模型为弹性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对各部分参数进行了简化,选取围岩参数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进行了反演,并将反演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相差不大,可为隧道的信息化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ZZLS—绿色生态材料是一种强度高、抗侵蚀能力强,且草、灌植被均可生长的“人造土壤”。根据“射流”原理进行喷射,形成适于植物生长的绿色基层,在基层上植草,从而达到承载与绿化的双重目的。在这里,着重对喷射增强机理和植被力学效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盾构隧道模型试验研究内容分别从地层位移和应力变化、开挖面稳定性及支护压力、地层适应性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盾构隧道离心模型试验和常规物理模型试验存在的问题。在成功合成透明土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机玻璃盾构模型、光学测量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数字图像处理三部分组成的试验系统,可以用于盾构施T引起的地层移动及开挖面稳定性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9.
往复荷载下软土的边界面广义弹塑性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往复荷载作用下软土变形和孔压发展的特点,应用能模拟低应力水平下塑性变形的边界面模型,将其线弹性卸载过程改进为弹塑性,建立了软粘土的边界面广义弹塑性模型。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以表明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考虑钙质砂的颗粒破碎与滑移两种变形机制的耦合作用,并分别采用损伤模型和边界面模型予以描述,计算发现,围压增加使声发射活动增强,最后从微观上分析了围压对钙质砂声发射活动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