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海绵城市作为全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能很好地解决城市内涝灾害,实现雨水的收集、储藏及释放。对江西省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所运用的新技术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可以很好解决由于地下水位过高且砂层过厚导致的桩基塌孔问题,且钻孔灌浆可一气呵成;索结构预应力技术在深基坑坑壁防护中是一种较好的形式;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在同等荷载情况下,材料可以节省约1/3左右,产品寿命长,绿色环保;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具有良好的生态性,加入不同高质量无机颜料,增加了路面的色彩,提升了城市的色彩度,已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大特色。彩色透水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具有很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位于武汉长江二桥下游9.5km,南汊主桥为双塔三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孔跨布置为(98+196+504+196+98)m,如图1所示。铁路四线,其中两线为I级干线,两线为客运专线,公路六车道,全宽27m;主梁为板桁结合钢桁梁,3片主桁,桁宽30m,桁高15.2m,节间长度14m。主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倒丫形,塔高188.5m;每塔两侧各有3×16根镀锌平行钢丝斜拉索,索最大截面为451mmφ7mm,公路桥面处索距14m,3索面间相邻索面中心距15m。南汊设计水位+27.5m,最高通航水位+25.68m,最低通航水位+9.62m,洪水期水流速度3.5m/s,枯水期1.5m/s,3号墩处流向与…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铁盾构出来的大量渣土废泥浆污染环境,不便施工的现状,本文将渣土废泥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沉降速率、浊度以及絮体大小等指标研究无机絮凝剂(氢氧化钙、氯化铁以及两者的复掺)对渣土废泥浆絮凝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含水率为99%的渣土废泥浆,单掺氢氧化钙、氯化铁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32%、1.70%;复掺时最佳掺量分别为0.18%、1.30%;(2)含水率为98%的渣土废泥浆,单掺氢氧化钙、氯化铁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36%、2.50%;复掺时最佳掺量分别为0.24%、1.50%;(3)含水率为97%的渣土废泥浆,单掺氢氧化钙、氯化铁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38%、4.30%;复掺时最佳掺量分别为0.23%、1.00%.  相似文献   
4.
针对天津地铁盾构施工生产的渣土大量堆砌、利用率和附加值低的现状,将渣土作为矿物掺合料,研究了不同渣土掺量对C30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渣土掺量增加,混凝土坍落度呈现逐渐降低趋势;(2)掺加渣土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均低于基准组,当渣土掺量为10%时,其28 d抗压强度与基准组抗压强度相近;(3)适量渣土掺量可以改善C30混凝土抗渗性能,当渣土掺量为水泥的15%时,抗渗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极端温度和温差影响混凝土微观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气温被视作混凝土施工维养的重要设计依据。基于中国819个气象站1961—2015年日气象和地理信息资料,采用地统计方法和Copula函数对海绵城市进行气象分区,分析分区日均温和日温差边际、联合概率分布,设计日均温、日温差和相应混凝土抗压强度。结果表明:海绵城市气象分区与行政分区一致;各分区日均温和日温差多服从正态分布,冬、夏日均温期望值在0~13.6℃和23.2~26.4℃间变化、标准差在3.2~5.4℃和2.5~3.5℃间变化,冬、夏日温差期望值在7.4~12.1℃和7.4~11.8℃间变化、标准差在2.9~3.7℃和1.8~3.4℃间变化;日均温和日温差联合概率分布冬季对称,夏季不对称,相应AMH Copula函数参数值分别在-5.68×10~(-6)~4.93×10~(-6)和-6.37×10~(-6)~4.89×10~(-6)间变化;冬季,东北、华北和西北分区设计频率分别处于50%、5%、5%,低于国标设计温度,设计出的混凝土无法达到抗冻要求,其余分区设计频率在国标设计温度内满足设计要求;夏季,各分区日均温均高于混凝土国标养护温度,易使得混凝土内外温度失调而产生热胀破坏。设计的极端温度、温差及抗压强度是对现有国标混凝土养护温度的补充和完善,为海绵城市新性能混凝土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促进城市渣土资源化利用,本文研制了800密度等级,粒径不同(10~15 mm,15~25 mm)的渣土陶粒.探究了原料配方、烧制工艺对渣土陶粒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采用超景深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渣土陶粒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渣土:粉煤灰质量配比为75∶25时,预热温度500 ℃,预热时间20 min,焙烧时间15 min,焙烧温度1190 ℃下,可制备出不同粒径(10~15 mm,15~25 mm)的800密度等级渣土陶粒;(2)15~25 mm粒径的渣土陶粒,筒压强度为4.6 MPa,堆积密度729 kg/m3,表观密度1329 kg/m3,1 h吸水率为1.7%,烧失量1.4%;10~15 mm粒径的渣土陶粒,筒压强度为5.2 MPa,堆积密度760 kg/m3,表观密度1483 kg/m3,1 h吸水率为1.6%,烧失量1.4%;(3)不同粒径下的渣土陶粒微观结构均比较疏松,其中小粒径渣土陶粒内部结构相比大粒径较疏松,孔隙较多,孔径较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铁盾构出来的大量渣土废泥浆污染环境,不便施工的现状,本文将渣土废泥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上清液浊度、絮体含水率以及絮体大小等指标研究有机-无机复掺絮凝剂对渣土废泥浆絮凝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含水率为99%的渣土废泥浆,复掺PAC和APAM、PAC和CPAM的最佳掺量分别是0.02%+2.0×10-4%、0.02%+5.0×10-4%;(2)含水率为98%的渣土废泥浆,复掺PAC和APAM、PAC和CPAM的最佳掺量分别是0.06%+7.0×10-4%、0.06%+9.0×10-4%;(3)含水率为97%的渣土废泥浆,复掺PAC和APAM、PAC和CPAM的最佳掺量分别是0.12%+7.0×10-4%、0.12%+1.4×10-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