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某电厂运行12万小时的15Cr1Mo1V钢主蒸汽管及R317焊缝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显微组织及室温、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560℃下的安全服役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服役态管组织中无贝氏体区域,晶界上碳化物聚集长大,晶内存在细小弥散碳化物,组织有一定的老化现象;与供货态相比,服役态管力学性能均有一定的下降,室温抗拉强度下降幅度较小,高温下的力学性能下降幅度较大;服役态管R317焊缝具有明显的脆化现象,应防止其在冷态下受到较大的冲击而产生裂纹; 15Cr1Mo1V钢和R317焊缝可以满足560℃下的安全服役。  相似文献   
2.
张琬  胡颖  韩军 《江苏建筑》2012,(Z1):107-110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民营养老院在社会养老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文章从民营养老院项目投资的特点出发,重点分析了民营养老院项目在不同的投资阶段所要面临的风险,并针对不同阶段的风险给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旨在为民营资本在养老项目上的有效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朱鹏飞  张琬迎  王煜  胡清华 《软件学报》2022,33(4):1156-1169
深度神经网络在分类任务上不断取得性能突破,但在测试中面对未知类样本时,会错误地给出一个已知类预测结果.开放集识别任务旨在解决该问题,要求模型不仅精确地分类已知类,同时对未知类样本进行准确判别.现有方法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未对开放集识别任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因而大多基于某种假设启发式地设计模型,难以保证对于实际场景的适应性.分析了现有方法的共性,通过设计一个新的决策变量实验,发现模型对已知类的表示学习能力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基于该结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表示学习能力增强的开放集识别方法.首先,由于对比式学习已展示出的强大表示学习能力以及开放集识别任务所包含的标签信息,引入了监督对比式学习方法,提高模型对已知类的建模能力;其次,考虑到类别间的相关性是在类别层次上的表示,且类别之间往往呈现分层结构关系,设计了一种多粒度类相关性的损失函数,通过在标签语义空间构建分层结构并度量多粒度类相关性的方式,约束模型学习不同已知类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提高其表示学习能力;最后,在多个标准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出方法在开放集识别任务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其健康,因此本文旨在提出有利于诱发身体活动行为的高校户外环境设计策略。结合理论支持、因素构建和调查结果分析,建立大学生身体活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进而推导得出:满足区位便捷的可达性、拓展用户体验的友好性、利用边界空间的灵活性、挖掘地域文化的创新性、创造场地发展的可持续性五点策略,希望能够对校园身体活动促进价值的释放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建峰  张琬 《岩土工程学报》2017,39(6):1004-1011
基于一采用K–刚度法设计的模块式加筋土挡墙建立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并采用界面双曲线模型真实模拟底层模块–水平基座界面及水平基座–地基界面,研究实际模块式加筋土挡墙在工作应力下的性状,并进一步分析墙趾界面剪切特性。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的挡墙筋材应变分布、填土中各层筋材最大拉力、墙面筋材连接力和墙面最大位移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K–刚度法计算的填土中筋材最大拉力值与数值模拟和实测值吻合较好,但墙面连接处筋材因受地基沉降和填土压实产生的下拉力影响而大于填土中筋材最大拉力,故K–刚度法不能用于墙面筋材连接力的验算;相较于刚性地基,压缩性地基上模块式加筋土挡墙的墙趾正应力系数较大,而墙趾承担荷载比例较小;尽管基座–地基界面剪切刚度较模块–基座界面小很多,由于其承受的剪应力也很小,墙趾并不会沿着基座–地基界面发生滑移破坏,模块–基座界面对挡墙墙趾起到主要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6.
胡颖  张琬  韩军 《江苏建筑》2012,(Z1):29-31
随着建筑结构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唐山大地震之后,震后房屋建筑的安全鉴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从房屋安全鉴定的主要内容出发,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房屋建筑的安全鉴定,并结合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莱一工程实例,具体分析了房屋建筑安全鉴定的基本步骤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某弹载计算机的测试验证中,部分模块的数模转换系统会出现有效位数超差现象。通过故障树分析法对影响因素逐一进行分析,确定为正弦波信号频率对数模转换系统有效位数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对算法的仿真验证,准确定位了故障,通过修改采样时钟电路设计和调整输入信号的供给,解决了有效位数测试超差问题。  相似文献   
8.
胡颖  张琬 《山西建筑》2010,36(26):58-59
指出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应用日趋广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概念设计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震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部分与总体方案和布置以及与结构控制有关的概念设计的重要内容,从而为高层建筑钢结构概念设计研究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肖蔚  张琬 《江苏建筑》2013,(2):29-30,52
马鞍山东站为宁安线主要交通枢纽,主站房为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针对此类结构分析、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基于整体结构建模分析,采用两软件对比的分析手段,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还探讨了超长楼板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及可选用的该类楼板构造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5A分子筛吸附分离石脑油中正构烷烃的基础上,采用固定床吸附器对比考察了13X分子筛对石脑油及其脱正构油中芳烃的吸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3X分子筛吸附分离石脑油中芳烃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290℃,进料气态空速75 h~(-1),吸附时间30 min,N_2脱附气态空速150 h~(-1)时的适宜脱附时间为75 min;石脑油经5A分子筛和13X分子筛吸附分离后,正构烷烃和芳烃含量(w)分别由31.9%和12.8%降低到0.4%和1.7%,异构烷烃和环烷烃含量(w)分别由34.7%和20.6%增加到62.1%和35.8%;5A分子筛脱附油中正构烷烃含量达到94.8%(w),可作为优质的裂解制乙烯原料;13X分子筛脱附油中芳烃含量为85.1%(w),可直接作为芳烃抽提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