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1950年,全国刚刚解放,我当时在宿县地区工作。那年春天,洪水泛滥,午季小麦失收,党中央、毛主席及时派出视察团到宿县地区实地察看灾情。当年夏季,又发生洪水灾害,午、秋两季失收,饥荒严重。在百废待举,百业待兴,而财政经济又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党中央毅然决定修好淮河,发展生产,彻底解除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9月份,政务院在周总理亲自主持下召开了治淮会议,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从此,淮河成为我国第一条实施全流域综合治理的江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里,经历了几次大的抗洪抗旱斗争。1991年,安徽又遭特大洪水灾害,治淮事业再  相似文献   
2.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伟大的治淮事业就开始了。1951年5月,毛主席又在第一年工程尚未结束时,派遣中央慰问团到治淮工地慰问广大农民群众、水利工人、解放军水利师的指战员和治淮工程干部、技术人员。中央慰问团带来了毛主席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锦旗,表达了党中央、毛主席改天换地的坚定决心,也包含着对淮河人民的殷切希望,给治淮大军带来极大的鼓舞与鞭  相似文献   
3.
1961年,为了加强淮河堤防的管理,掌握淮河防汛的实际情况,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省淮河修防局。几十年来,在抓好防洪工程建设等工作中做出了极大的成绩。即使在机关瘫痪、工厂停产的“十年动乱”期间,仍能排除干扰,坚守岗位,开展较好的管理工作。 1986年,全系统开始推广“颍河一条线”的管理经验,淮河管理逐步向标准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1995年入冬以来,从中央到各省市,在《人民日报》、《安徽日报》上看了不少省、市、县兴修水利的消息。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八五”期间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另一个是“八五”期间治淮初见成效。从“初见成效”几个字来看,既是对成绩的肯定,同时也说明治淮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党的十四届五  相似文献   
5.
张祚荫 《治淮》2000,(12):28-29
今年的10月是治淮五十周年的时候,不少人都叫我写纪念文章。我想的事,是1950年9月15日,我和省委书记曾希圣同志去北京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汇报淮河的洪水情况,就这样成立了治淮委员会,开始了治淮。从1950年到1960年,只有10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时间,虽然国家很穷,但是治淮的决心大,10年即完成绝大部分的治淮工程,不但是大别山区的水利建设就完成了四大水库工程,也就是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