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3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海底管道混凝土加重层涂敷方法主要有喷射冲击法、挤压缠绕法和滑模法,这3种技术都由国外引进,成本较高.文章详细论述了采用预应力、离心工艺和灌浆技术制造海底管道混凝土加重层的新方法以及混凝土加重层与工作管的穿管和灌浆粘接技术.对单壁管混凝土加重层进行了抗剪切、抗冲击和抗弯曲性能试验,其力学性能指标满足使用要求,得出了混凝土加重管的最小弯曲半径.该工艺简单易行,造价较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投资少、成本低的滩海海底管道的混凝土加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首创性地应用自己合成改性的接枝型丙烯系聚合物作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研究了由该种絮凝剂配制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结果表明:掺合成改性的聚合物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与掺常用的聚合物相比,前者可保持混凝土坍扩度1小时不损失,而后者只有0.5小时;前者的7天和28天水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较后者高约2MPa和4MPa;新型改性聚合物成本比传统使用的下降约25%,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目前已在山东投产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化工厂广泛应用的疏水器可能泄露的原因,给予分析,对疏水器的应用,及化工厂的设备管理及预防跑、冒、滴、漏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使用水下抗分散剂配制的人工骨料水下混凝土,通过各项试配性能指标的对比分析,确定能够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最佳配合比。通过应用于三峡重件码头工程施工,证实采用最大粒径为40mm的人工骨料配制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填充性、抗分散性,能够保证水下混凝土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速溶高分子聚合物 ,制成低流动性损失水下混凝土用抗分散剂 ,并进行抗分散性、流动性损失试验  相似文献   
6.
UWBⅡ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UWBⅠ型聚丙烯系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的缺点,研究了一种由糖类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UWBⅡ型絮凝剂.研究结果表明:UWBⅡ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比UWBⅠ型具有更优良的抗分散性能,由UWBⅡ型絮凝剂配制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7d的水陆强度比可达75%-85%,28d可达85%-95%;UWBⅡ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比UWBⅠ型具有更优良的流动性和抗离析性,可保持混凝土的流动性1h以上不损失;UWBⅡ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比UWBⅠ型具有更优良的适应性,对不同产地的水泥及砂石料可保持混凝土的品质稳定,不导致反常的需水量增大.UWBⅡ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可很好地使用无氯调凝剂调节初凝时间在5h以上,终凝时间在30h内,比UWBⅠ型更方便,对钢筋无腐蚀作用.UWBⅡ型絮凝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1 基础冲坑概况 黄龙滩水利枢纽位于鄂西北山区堵河下游,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工农业用水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由拦河坝、左岸岸边引水式地面厂房、右岸工业供水管及通航建筑物组成,正常蓄水位247.00m,最大坝高107m,装机15万kW. 1980年6月黄龙滩水库发生50年一遇大洪水,最大下泄流量10 000 m~3/s以上,时间长达20 h,造成右导墙护坦边缘冲刷深度最大约9m,高程为151.30m,导墙水平向内最大冲刷深度5.8 m,长度为15m左右.1982年至1983年初,曾采用水下混凝土对冲刷…  相似文献   
8.
常州新闸防洪控制工程为Ⅱ等工程,按苏南运河三级航运标准设计,其节制闸为单孔,净宽60m,采用浮箱方案和不断航浇注水下混凝土施工,闸门关闭位置处闸底为钢箱模灌注水下混凝土,下部设防渗钢板桩。其上下游为水下钢筋混凝土底板、水下混凝土护底和水下抛石防冲槽。2002年5月水下底板防渗混凝土工程浇注,工程量约2300m3。1 工程特点与难点新闸闸门水下钢筋混凝土护坦厚1 0m,钢筋密集,间隙小。由于该运河来往船只多,设计要求每次工程量1200m34d内完成,共两次。施工工序如下:①将预制好的20m×30m钢筋笼、30m×8m钢箱模用吊车放置…  相似文献   
9.
文章综述了海底管道混凝土加重技术发展现状,从混凝土涂层密度、吸水率、强度、抗弯能力、抗冲击能力和抗剪切强度等方面论述了混凝土加重涂层的技术要求及解决方案;详细介绍了喷射冲击法、挤压缠绕法、滑模法和离心灌浆法4种混凝土涂层加重涂敷技术的设备组成、原理及施工方法,其中离心灌浆法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2005年研究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凝土加重层涂敷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及其最新的研究与应用成果:4小时后坍落度损失小于10%,实现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高强度、易施工、高耐久性和绿色环保等高性能,希望该技术新进展能为水下混凝土工程提供新的设计依据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