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8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三林  王锦工 《治淮》1993,(12):26-28
新沂河为束水漫滩行洪河道,是沂沭泗流域主要排洪入海通道。它西起骆马湖嶂山闸,东至灌河口,全长144公里。设计行洪流量6000立方米每秒,校校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它直接保护着新沂河南北及骆马湖周围1000余万亩农田、600万人口和陇海铁路、连云港市及许多重要城镇的安全。 40多年来,新沂河为排泄沂沭泗洪水、确保淮北地区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多年来险工如大小陆湖等一直未能得到根本治理,还有相当部分防冲防浪设施未做,加上出口淤  相似文献   
2.
城市水利本来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只是原有城市涉水职能零星分散到各部门,没有形成一种系统的完整的体系而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多头管水,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城市水资源管理混乱等弊端越来越突出,同时旧有的分散建设思路已无法满足新型城市建设及其引发的城市水利内涵不断扩延的要求,为适应形势发展,各地纷纷抓住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3.
1991年淮河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大洪水,淮阴市的水利工程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大水以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水毁工程的修复和治淮工程。近年来,淮阴市共完成水毁修复和岁修工程经费1749万元,土方18.58万立方米,石方5.82万立方米,初步恢复了被洪水冲毁的水利工程。完成治淮工程投资1.08亿元,土方487.8万立方米,石方58万立方米,其中块石护坡121公里,防汛道路143.1公里,兴建、加固、改造涵闸144座,群众投劳500万工日,使洪泽湖大堤、入江水道、分淮入沂等治淮工程得到了加固,防洪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淮阴市每年还投入100多万劳力大搞面上工程治理,每年完成土方1.4亿多立方米,大大提高了排、灌、降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三林  贾士权 《治淮》1994,(9):19-20
十多年来,我市水利科研工作者在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及其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广泛地开展了水稻灌溉制度、灌溉技术及水稻耐淹等试验,在淮安、涟水、宿迁、盯眙等县(市)进行节水试点以及推广工作,推广面积达160多万亩,取得了明显的节水、节电、增产效益。但从目前我市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总体情况看,推广不够普及不够深入,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 1、宣传不得力,人们认识不足。很大一部分人没有认识到我市水资源的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5.
台阶法施工分为短台阶、长台阶法。短台阶法适用于偏软的V级围岩和IV级围岩;长台阶法适用于稳定性良好的I V级围岩和I I I级围岩。论文对隧道短台阶快速开挖工法进行分析讨论,解决了其重、难点问题,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泊是湖盆、湖水以及水中所含物质(矿物质、溶解物、有机质以及水生生物等)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并参与自然界的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一般来说,湖泊是指陆地上低洼地区储存大量而不与海洋发生直接联系的  相似文献   
7.
贾士权  李三林 《治淮》2003,(2):34-35
江苏省淮安市区位于淮、沂、沭、泗诸水系的下游,过境水量大,经过建国以来的不断治理,现已形成南有苏北灌溉总渠、入海水道,西有二河,北有废黄河、盐河,中有京杭运河、里运河、清安河、文渠河等骨干河道沟通的水网城市。目前,城区面积62.4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按照淮安市“三淮一体”战略目标,到2010年,市区面积将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0万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对供水、排水、治污、节水等城市水利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受到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管理体制没有得到及时调整,使得管理单位陷入了困境,职工收入水平低下,管理队伍不稳定,工程难以正常运转。1995年江苏省淮阴市101个国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总收入为3089.5万元,总支出为3925.3万元,收支差额为835.8万  相似文献   
9.
李三林  贾士权 《治淮》1995,(7):25-26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利工程设施的逐步改善,淮阴市水稻面积有了较大的发展,由1949年的142万亩发展到1992年的694万亩,农业灌溉需水量愈来愈大。由于淮阴市自然特点和现有地表水调控能力有限,以致水资源利用率很低,全市多年平均实际利用率仅13.3%,特别是遇到枯水年或特枯年,洪泽湖、骆马湖蓄水不足,水源紧张,供需矛盾愈来愈尖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除兴建了引江工程抽引江水补给外,还于70年代中期对一些自流灌区采取去尾措施,在灌区下游排水河道上陆续兴办了一些节制闸和提水机站等拦蓄回归水工程,将灌区尾部调整为利用回归水灌溉。截止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