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所用电机须调速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从工程应用出发,设计一种以dsPIC及MC33035为核心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阐述了控制方案及工作原理,给出了硬件电路组成和调速方法。把该控制器运用到自行研制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上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不仅具有响应速度快、调速性能好和稳定性高的特点,且开发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亚洲2号卫星已达寿命期,水利部进行了卫星转发器接续和主站改造工程,目前新一代水利卫星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新一代水利通信卫星采用亚洲5号和亚太6号通信卫星空间资源,为保证防汛卫星通信网在强降雨条件下可靠工作,增加C波段卫星资源,组成Ku+C双星双波段卫星通信网.详细介绍卫星承载平台的结构和特点、转发器的技术性能和关键参数,并简要介绍有效载荷、监控系统等内容,以期使广大水利工作者了解和利用卫星通信.  相似文献   
3.
李亚中  付静 《治淮》2003,(9):46-48
随着水利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水利系统办公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级水利单位都已逐步建设成连接单位内各部门的政务外网,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网上办公和互联网资料查找等多项功能。但与此同时如何将目前各单位的政务外网进行有效延伸、建设水利行业社区宽带接入网,使社区用户在家也可以实现远程办公、处理紧急事务等,已成为水利信息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需求分析、宽带接入技术的选择、宽带用户认证方案的选择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李亚中  刘霞 《治淮》2000,(4):21-22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国家防汛指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施,很多用户都在安装或正在准备安装网络。而原来已经使用网络的用户正在将网络逐步地扩展或升级。因此,网络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也越来越突出,由于网络故障所造成的损失也将会越来越严重。网络测试工具为防止网络故障的发生及查找故障点提供了有效手段,下面本文对常用的测试工具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5.
李亚中  刘震 《北京水务》2000,(3):31-33,39
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是一项充满活力、对高速发展的信息暗业有极强适应能力的技术。随关数字化浪潮步伐的加快、万维网的发展、多媒体应用的普及,ISDN必须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我们在防汛信息网络建设中应有超前意识,忙掌握好这项技术,并利用它拓展现有网络的功能,为防汛指挥和决策创造更好的网络环境。为此,对ISDN的定义、发展史、优点、各类接口、网络层等7个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7.
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所用电机须调速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从工程应用出发,设计一种以dsPIC及MC33035为核心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阐述控制方案及工作原理,给出了硬件电路组成和调速方法。把该控制器运用到自行研制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上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不仅具有响应速度快、调速性能好和稳定性高的特点,而且开发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霞  李亚中 《治淮》2000,(8):26-28
根据预测,在今后几年无线局域网将要有较大的发展,在发达国家中不但在蜂窝通信、卫星通信、导航等通信领域大量采用性能优异的无线扩频技术,而且在计算机网中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了这项技术。我国的无线管理委员会也为扩频通信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规定了2.4—2.484GHZ专用频段,使用该频段是无需申请的。我国水利部门正在建设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大型网络,其目标是覆盖全国防汛部门。但我国地域辽阔、江河众多,具有下属水利机构分散,水情报汛站通信条件差等诸多不利因素,要想实现水情、工情、灾情信息快速上行下达分发,就必须在一些客观条件较差的地区使用无线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网络布线遇到困难以及申请专线的不便及高额费用,能够满足人们对网络更灵活、更快捷的要求。本文重点介绍实现无线局域网通信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间接空冷系统运行现状,分析了空冷散热器工作原理及冻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造的方法和目标。改造后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间接空冷系统冷却器循环水进出口方式、改造冷却柱上水室排空气管连接方式和空气环管微循环系统,冬季防冻性能和全年经济性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