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甘油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了(NH4)2HPO4、K2HPO4/KH2PO4、pH值对1,3-丙二醇产量的影响,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各因素水平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这3因素的最佳用量为(NH4)2HPO42.76 g/L、K2HPO4/KH2PO4(质量比1∶1)3.98 g/L、pH值7.58,此时1,3-丙二醇理论产量为28.702 g/L,实际产量为27.597 g/L,比优化前提高了19.02%.  相似文献   
2.
旋转式送风冲天炉研制工作总结佳木斯锅炉厂李培旺,马怀璞旋转式送风冲天炉研制工作总结@李培旺,马怀璞$佳木斯锅炉厂...  相似文献   
3.
曹慧芳  蒋丽娟  刘强  赵志伟  李培旺 《中国油脂》2023,48(10):122-126+147
为快速、无损检测白檀果实的含油率及其油脂各脂肪酸含量,采用DA 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115份白檀果实的光谱数据。采用标准正态变量转换法(SNV)、乘积分散校正法(MSC)、卷积平滑法(SG)、一阶导数(FDE)、二阶导数(SDE)以及多种方式相结合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对比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效果,选择最佳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分析(PCR)建立含油率及各脂肪酸含量的预测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交互验证决定系数(RCV)和交互验证标准偏差(RMSECV),确定最佳模型,同时结合化学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表明:白檀果实含油率、棕榈酸含量、油酸含量的最佳建模方法为PLS与SG+FDE预处理,硬脂酸含量为PLS与SNV+SDE预处理,亚油酸含量为PLS与MSC+SDE预处理,亚麻酸含量为PLS与FDE预处理;模型校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以用于白檀果实含油率和各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其含油率和亚麻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含量的定标外部验证系数分别为0.960 2、0.727 8、0.909 1、0.709 8、0.903 7和0.912...  相似文献   
4.
油茶资源利用及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优质木本油料资源.油茶籽油是一种高档植物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保健功效成分.为了促进油茶资源的合理配置,延伸油茶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本文对油茶资源的分布和总量进行概述;对油茶籽油、油茶果壳、油茶饼粕的功能成分及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纵观油茶产业发展历程总结出油茶产业可推广经...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天津干线主要建筑物为主要建筑物为3孔4.4 m×4.4 m的箱涵,采用简易钢模台车进行箱涵施工。本标简易台车的使用为薄壁箱涵混凝土施工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型碱性离子液体催化蓖麻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成了新型碱性离子液体[Bmim]OH,将其应用于催化蓖麻油制备生物柴油,并与催化剂KOH、四丁基氢氧化铵进行比较,结果好于后两者。正交实验优化的碱性离子液体[Bmim]OH催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1%,醇油摩尔比为6∶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60 min。在该优化条件下,甲酯混合物收率高于97%,蓖麻油基本上完全转化,其中高于95%转化为产物甲酯,催化剂[Bmim]OH重复使用6次没有明显消耗,催化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7.
吡啶丁烷磺酸硫酸氢盐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丙酮为溶剂合成了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吡啶丁烷磺酸硫酸氢盐,将其作为催化剂用于光皮树果实油与甲醇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甲醇与光皮树果实油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交换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所制备的生物柴油的主要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吡啶丁烷磺酸硫酸氢盐离子液体对酯交换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在甲醇与光皮树果实油的摩尔比为12、催化剂与光皮树果实油质量比为0.055、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6h的条件下,酯交换率高达94%,且催化剂的稳定性好,连续循环使用6次后,催化剂的活性变化不大。制备的生物柴油的主要指标达到美国生物柴油ASTM6751-03a标准,满足我国0#柴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利用油茶饼及探究正丁醇萃取条件对其多组分同步萃取的影响,以茶油、茶皂素、磷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溶出规律及作用机制为契机,以成分提取率及茶皂素纯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萃取因素pH、温度、液料比、正丁醇含水量、时间对各组分溶出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对茶皂素纯度及茶皂素溶出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pH 4.50、萃取温度84℃、萃取液料比10.60 mL/g,在此条件下茶皂素的溶出率为(92.38±0.57)%,茶油溶出率为(75.81±1.21)%,磷脂溶出率为(38.32±0.94)%,蛋白质溶出率为(23.63±1.41)%,碳水化合物溶出率较低,茶皂素纯度为(78.47±0.37)%。与传统提取方法相对比,正丁醇/水复合溶剂萃取茶皂素的提取率显著提高,碳水化合物等难分离物质显著减少,有利于茶皂素的进一步纯化利用。  相似文献   
9.
从自然发酵的油桐粕堆肥中分离到1株高效降解油桐粕蛋白的菌株并命名为LYT-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系统发育地位,研究了接种量、温度、初始含水量和时间对该菌株固态发酵油桐粕的影响,并对发酵前后的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LYT-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0%、初始含水量60%、发酵温度45℃、发酵时间7 d。在此最佳发酵条件下油桐粕中氨基态氮含量为40.6 mg/g,较发酵前提高了24.6倍,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了24.5倍。因此,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能够有效改善油桐粕蛋白的营养结构,提高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