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7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50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海海底观测网络水下接驳盒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实现深海海底观测网络的长期连续观测,设计一套基于水下接驳技术的接驳盒原型系统.通过分析接驳盒体系结构,采用多个耐压密封腔体作为水下接驳盒的机电集成封装结构,完成耐压腔体机械结构和散热结构设计.在实验的基础上,利用MOSFET器件以输入串联和输出并联相结合的方式,把2kV高压直流电转换为400V中压直流电,实现深海远距离高压直流电能传输.针对深海观测仪器设备通信的实时性要求,采用基于TCP/IP的光以太网技术和应用层自定义协议技术来实现通信控制.实验验证了在40MPa下,水下接驳盒原型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该水下接驳盒原型系统合理且实用,为实现深海海底观测网络的长期连续观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针对深海海底环境的长期连续观测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水下接驳盒的深海海底观测网络。该网络由基站监控中心、水下接驳盒和海底观测传感器3个部分组成。采用嵌入式工控机和单片机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水下接驳盒的数据采集和电能管理,并给出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适用于深海海底高压特殊环境下长期连续的实时观测。  相似文献   
3.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综合感知体系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人机感知的不同特征基础上 ,提出人机一体化综合感知方法 ,并对人机一体化综合感知体系进行了建模研究 ,并以智能驾驶系统为例对人机一体化智能驾驶综合感知体系作了简要说明 .阐明了人机一体化综合智能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4.
利用ASP(Active Server Pages)和SQL Server数据库实现Web多媒体信息的存取,介绍了ASP技术的基本原理多媒体信息存储的主要原理。  相似文献   
5.
宋瑞银  李伟  杨灿军  刘宜胜 《中国机械工程》2006,17(20):2159-2162,2197
按照微型热电发电器输出功率的理论模型,对内阻、塞贝克系数和热导率等热电性能参数在不同温度范围内进行了测量和拟合。实验测试了不同电偶臂对数、电偶臂高度以及不同冷热端温度时微型热电发电器的最大输出功率,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的最大输出功率随电偶臂高度的减小而增大,对电偶臂高度面积的比值进行适当选取,可使最大输出功率达到最优值;一定范围内的最大输出功率随电偶臂对数的增多而增大;温差和平均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最大输出功率可得到最优。根据测试分析结果,研制了微小型热电转换装置。  相似文献   
6.
7.
8.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探索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为了克服目前智能系统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建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新方法,并建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模型,提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三种实现方法,即在比较适合于人完成任务的情况下,采用“人主机辅”策略实现;在比较适合于机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采用“机主人辅”策略实现;在人、机完成都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采用“人机协同”策略实现。汽车驾驶是一件非常复杂的操作,为了提高汽车驾驶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人机一体化智能驾驶的新方法,并以人机一体化智能驾驶模拟系统为例,进行了人机一体化智能驾驶的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机一体化智能驾驶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探头参数对变面积电涡流传感器的影响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面积电涡流传感器数学模型相对比较复杂。从变面积电涡流传感器的原理出发,通过简明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数学仿真。在得到这种传感器的电感曲线的基础上,分析了线圈的几何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灿军 《节能》2002,(12):35-36
该公司炼铁厂高炉热风炉原用高炉煤气做燃料来加热 ,由于高炉煤气理论燃烧温度较低 ,导致热风温度上升空间有限 ,低热风温度已不适合现有生产节奏的要求。因此 ,为提高热风温度 ,改用掺烧混合煤气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