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测自然衰减法作为地下水污染修复的一种可选方法已得到普遍认可,执行监测自然衰减法之前必须进行自然衰减有效性评价.综述了国内外地下水污染自然衰减研究进展,特别是我国在污灌区水土污染自然衰减研究进展,介绍了在不同土地利用下厚近30 m包气带和地下水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氮同位素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地下含水层系统中微生物作用。引用研究实例论述了微生物作用不但可以改变地下水化学组分,而且还可以改变含水层的水力性质。微生物作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程度主要受微生物代谢速度、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岩性等多种因素控制。地下水系统中电子供体与电子受体间的丰度关系是影响微生物代谢速度的主要因素。在未污染的含水层中,电子供体的可用性限制了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而在人类活动污染的含水层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受电子受体的可用性的限制。利用微生物作用可以降解地下水系统中氯代化溶剂、烃类、硝酸盐、有毒金属等多种化学污染物。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体系,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建立了一套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包括危害识别、剂量-效应分析、暴露评价及风险表征4个步骤,对每一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提出了危害识别与判定方法及原则,毒性因子查询、暴露量和风险计算等方法,以及有关建立我国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体系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原油田石油残留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实验研究,利用优化原位土著微生物菌群辅以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修复技术,进行了土壤中石油残留污染的室内模拟降解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土壤中残留石油含量在13 420.0 mg/kg、10 220.0 mg/kg、8 660.0 mg/kg、时,经过56 d微生物的降解实验,土壤中石油含量降解可达62.67%~72.4%,为土壤石油残留污染的修复提供了技术方法和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有发展潜力、效率高且投资少的环境修复技术。但是这种技术也受一些因素的限制。对渗透反应墙技术进行了回顾,讨论了该技术中的有机碳源、电子供体和反硝化细菌的固定等问题,用实例说明应用该技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监测参数,对注射井技术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进行了简单讨论。最后指出,应用微生物法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时要注意细菌污染和修复过程中含水层的渗透性降低或堵塞问题,应加强对治理大面积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论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查明污灌区水土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的自然衰减作用,采集了1组污灌渠水样,9组地下水样;1组污灌渠底泥样,8组土壤样.本次检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26项,有机氯农药9项,多环芳烃1项.检测结果表明,污灌区水土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均具有较强的自然衰减作用,其中浅层地下水中氯仿的衰减率达73.3%,而六六六的衰减率达100%;土壤在取样范围内(50 m)检出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有氯仿、苯、甲苯、乙苯及二甲苯、六六六、六氯苯、DDT及多环芳烃-苯并[α]芘,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含量也随之减小,甲苯的衰减率和二甲苯的衰减率较弱分别为62.5%和87.5%,其余各项均为100%.  相似文献   
7.
硝酸盐氮同位素反硝化细菌法测试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验室条件,建立了反硝化细菌法测试技术,用于地下水和沉积物硝酸盐氦同位素测试.利用国际同位素参考物质和实际样品开展了一系列条件试验.两个国际同位素标准IAEA-N3和USGS34的分析结果显示,δ15N分析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精度变化在0.09‰-0.48‰之间,均值为0.25‰;实际样品的δ15N分析也是可重复的,...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油气勘探中,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可以辅助地质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进行油气勘探,以降低勘探风险。本文系统总结了油气微生物勘探的理论基础,着重介绍了现代微生物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指出现代微生物技术从分子水平出发,有效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的弊端,显示出分子生物技术的优越性。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油气勘探,有望为微生物油气勘探开创新的战略局面。  相似文献   
9.
利用培养优化土著硫酸盐还原菌液对人为添加重金属铬(VI)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试验研究,观测对比了添加优势菌液和不加菌液、富营养和寡营养不同条件下土壤铬(VI)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自然土壤(不加菌液)条件下,土壤铬(VI)污染具有自然还原转化衰减作用.土壤中添加优势修复菌液,可增加铬(VI)还原能力.只添加菌液的寡营养土壤铬 (VI)污染去除率为60%~99.5%.添加营养菌液的富营养土壤铬(VI)去除率为92%~99.6%.因此,采取添加优化微生物、调控添加营养物质等方法可以促进土壤铬的还原转化衰减.  相似文献   
10.
柳林泉域岩溶水化学演化及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柳林泉域岩溶水化学演化机理,在对柳林泉域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从岩溶水阴阳离子组成和矿物饱和指数入手,分析了岩溶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过程,通过建立逆向地球化学模型,模拟了岩溶含水层中的水岩作用。结果表明:沿地下水流动路径,柳林泉域岩溶水化学类型由补给区的HCO_3-Ca·Mg型演化为径流区的HCO_3·SO_4-Ca·Mg型,在排泄区演化为HCO_3·SO_4-Ca·Na型。柳林泉域岩溶水化学演化的主要地球化学作用为碳酸盐岩和石膏的溶解作用,且沿地下水流动路径,由补给区的方解石和白云石共同溶解作用,逐渐向径流区的白云石和石膏溶解作用为主演化,排泄区还发生了岩盐溶解作用。去白云岩化作用和Na~+-Ca~(2+)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在径流区和排泄区影响岩溶水化学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