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模糊评判法,对燃煤锅炉的高效除尘技术进行综合评判。将模糊数学中的单个目标特征值,作为隶属度公式中的隶属函数。应用矩阵分析法,逐层确定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从环保、技术、经济及燃煤锅炉的适应性等方面着手,对某机组已投运的3种高效除尘技术,分别进行了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模拟缩微技术与数字影像技术的各自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综述了国内外模拟缩微与数字影像两种档案异质备份技术的发展情况;论述了采用模拟缩微与数字影像技术开展档案异质备份的必要性,剖析了档案异质备份工作实施的难点和核心技术;最后对在档案异质备份技术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利用罗氏GS junior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了30年窖龄的浓香型白酒窖池窖泥古菌群落结构,结果发现:3口窖池样品共获得8706条有效序列,282个OTUs分类;样品中古菌的Shannon曲线值在4~5之间就趋于稳定,Chao曲线的值随着序列数的增加而增长。窖泥中古菌类群主要集中在Euryarchaeota(广古菌门)下的Thermoplasmata class(热原体纲)中的Thermoplasmataceae(热原体科),Methanobacteria class(甲烷杆菌纲)中的Methanobacteriaceae(甲烷杆菌科),Methanococci class(甲烷球菌纲)中的Methanomicrobiaceae(甲烷微菌科)、Methanocorpusculaceae(甲烷八叠球菌科)和Methanosarcinaceae(甲烷粒菌科);Saccharococcus sp.和WCHD3-02也有检测到。其中Thermoplasmataceae和Methanobacteriaceae占绝对优势,分别为39%和27%,其它菌类Methanomicrobiaceae占9%、Methanosarcinaceae占7%和Methanocorpusculaceae占4%、Saccharococcus sp.(糖球菌属)占1%和WCHD3-02占1%,unclassified序列占12%;对甲烷菌类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了Methanoculleus marisnigri strain、Methanoculleus bourgensis strain、Methanosarcina siciliae strain、Methanobacterium、Methanocorpusculum和Methanomicrobia等种属的菌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德州河务局立足自身特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水政执法工作,维护了河道管理秩序.随着德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执法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结合对执法形势的分析,对如何更好地做好执法工作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朝阳煤矿3205通道在掘进过程中即将遇到凫山支断层,为了查明断层位置、赋水和导水情况,采用了矿井瞬变电磁法和震波超前探测法(MSP)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测。通过井下探放水钻孔及实际揭露资料验证,该方法在巷道掘进前方超前探测中应用效果较好,能为巷道的安全掘进提供较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了浓香型酒醅一个发酵周期中主要的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和酒醅理化指标(淀粉、还原糖、乙醇、总酸和温度)变化规律,再分析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温度和还原糖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保持平稳,乙醇和总酸呈先上升后保持平稳,淀粉含量一直下降;细菌多样性指数都在2.12~2.80之间,真菌多样性指数都在1.68~2.61之间;酒醅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与淀粉的相关系数为0.717(P0.01),与还原糖的相关系数为0.744(P0.01),与总酸的相关系数为-0.704(P0.01),与乙醇的相关系数为-0.838(P0.01),与发酵温度的相关系数为0.622(P0.05);浓香型酒醅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与淀粉的相关系数为0.561(P0.05),与其它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选择细菌5号和6号条带进行割胶测序,得到该条带的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ubtilis sp)和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7.
设计制作实验室模拟发酵与蒸馏装置,构建固态法白酒模拟酿造体系。基于该体系,以籼米、粳米、糯米为原料,进行模拟发酵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种类大米酿造特香型白酒的差异。结果表明,糯米、粳米浸泡吸水率分别高于籼米15.6%、3.0%;发酵过程中,前期快速升温阶段,籼米、粳米、糯米的日均升温分别为0.9 ℃/d、1.1 ℃/d和1.5 ℃/d,总升温幅度分别达到了9.7 ℃、12.3 ℃和11.8 ℃;糯米、粳米出酒率分别高于籼米19.8%、12.2%;粳米基酒总酸、总酯含量最高;籼米、粳米、糯米酿造基酒的乳酸乙酯/乙酸乙酯比值分别为1.4、0.7和1.0;糯米、粳米基酒闻香更好,其中糯米基酒还具有较好的绵甜感。三种大米对特香型白酒的酿造具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分别对不同加工与食用品质大米进行特香型白酒模拟酿造实验,对比分析其在发酵升温、糟醅理化性质以及基酒产量、质量等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糙米经破碎处理后易于蒸煮糊化,发酵升温正常,各指标与精白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感官风味方面糙米基酒相对更丰富;普通早籼米、优质早籼米与优质晚籼米出酒率分别为28.0%、34.6%、42...  相似文献   
9.
为控制特香型大曲表面毛霉的过度生长,在不改变传统特香型大曲制作工艺的前提下,从缩短低温培菌期和减少毛霉初始接种量两个方面对毛霉生长进行控制,从而探究毛霉生长对大曲质量和基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处理一、处理二)大曲表面的毛霉生长量(19.8%、24.4%)明显减少;大曲的糖化力(822 mg/(g·h)、858 mg/(g·h))和液化力(4.00 g/(g·h)、4.80 g/(g·h))提高;基酒产量(571.7 kg、632.6 kg)无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一的总酯、乙酸乙酯及丙酸乙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酸含量及其他7个主体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基酒的综合感官评价更优。综上,控制冬春季大曲表面毛霉的生长,有助于改善大曲的外观,提高大曲和基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该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中古菌群落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所有酒醅样品均出现5~10条较清晰的条带,其中第2、4、9号条带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且优势度较高;所有样品古菌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都在1.53~2.01之间,在发酵过程中波动较小;酒醅古菌SSCP图谱相似性指数较高,表明古菌群落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