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历年来,汝阳县人畜吃水困难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尤其是自去年夏秋以来,县境遭受了严重的干旱,致使人畜吃水困难范围涉及全县14个乡镇。究其原因,既有内在条件影响,也有外在条件作用。从地质学的观点分析论证:区域性地质构造是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的内因;而气象水文、人为因素则是产生水源贫乏的外因。 1、气象水文因素。据1951年以来逐年水文资料表明:一是县内降水量多集中在七、八、九月,平均月降水100毫米以上,而年末和年初降水月均仅10毫米左右。由此可见,全县雨量时空分配严重不均;二是地域性降水差异悬殊大。县境南部深山区平均年降水1000毫米  相似文献   
2.
三年前,当刘三杰接管汝阳县水利工程队紫罗造纸厂的时候,只见院落杂草丛生,车间锈锁把门。仓库里积压了140吨价值11万元的包装纸。全厂职工除留下轮班生产外,大部分都放假回家种地去了。然而三年过去,这个厂共创产值149万元,盈利15.5万元,成了洛阳市水利系统数一数二的综合经营企业。面对这样巨大的变化,人们当然不会忘记刘三杰这位精明能干的队长。 1987年春天,风和日丽,树绿,花艳。简陋的会议室内,被临时通知回来的百十名职工,有坐的,有站的。交头接耳,人声熙攘。县水利局的一位领导同志,向大家摆摆手,大声说:“请同志们静一静,选举就要开始了。”鸦雀无声。“今天的选举不提候选人,把你们最了解、最信得过的能人选出来。现在按生产班组分头酝酿一下,然后再集中选举。”建队35年来,大伙出了不少力,流了不少汗,但日子一直十分拮据。几任领导都试图创办企业,开拓财源,改变落后面貌,但一直未能实现。到1985年冬,当时的队领导通过考  相似文献   
3.
60年代中期,勤劳的登山人在贫瘠的土地上10年改土,8年治水,7年综合治理。凭着奋发图强,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使家乡变成了林茂粮丰、衣食有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登山村地处豫西汝阳县西南部深山区。60年代初,全村不足500亩耕地,大小1500多块分散在17条沟、18道洼、20架荒山坡上,自然条件恶劣,700多口人每年粮食总产超不过4万公斤。到过登山的人说这里是:“山高坡度大,地在墙上挂,旱涝都成灾,要啥没有啥。”登山的出路在那里?群众在煎熬中期待,干部在焦虑中思索…… 1964年,当登山人苦寻出路时,县水利局派来技术人员搞山区梯田试点。第二年,建成的7亩水平梯田里,人们意想不到,破天荒收获了8750公斤红薯。这奇迹使登山人看到了希望。 1966年冬天,登山人在沉寂的荒山坡上打响了10年改土的第一炮。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困难面前不弯腰:撬石没有钎,用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汝阳县三屯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水利工程管理的新路子,他们在全乡建立联村中心水利服务站,实行专业化管理,使工程管理走上了专业化、经常化的轨道。他们的做法是;一、联村建站,定员管理。依照各村地理位置、工程分布情况,三个村建一个中心站,并  相似文献   
5.
重返花果村     
阳春时节,为调查小流域治理情况,我重返阔别十五载的豫西山区花果村。驱车境内,不见当年的荒山秃岭,摄入视野的是一片流光叠彩的绿。路两边,皑皑如雪的梨园、姹紫嫣红的桃林延伸到村的尽处。这景象使“花果村”的名字变得形象起来……怎能忘怀,当年插队落户的三年间,也是这块土地上,我曾与乡亲们在七沟、八梁、十面坡上拉犁播种,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