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3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熊学玉  肖启晟 《水利学报》2019,50(4):448-462
将混凝土内聚力模型的适用范围从原来的细观受拉断裂模拟拓展到了细观受压断裂模拟,并实现了用统一的数值方法来模拟混凝土受压和受拉的细观损伤破坏行为。参考以往的试验研究以及结合内聚力模型的特点,定义了内聚力单元的混合断裂准则以及全局接触关系;建立了不同网格精度的对照模型,讨论了网格敏感性问题;模拟了混凝土在单轴拉伸和压缩作用下的受力全过程,并对断裂能、界面强度、骨料形状和骨料材料类型进行了参数研究;从破坏形态和力学响应的角度探究了混凝土细观断裂和接触行为对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受拉数值模拟,受压数值模拟结果的网格敏感性问题更突出,过粗的网格划分会限制模型的内力重分布;混凝土在单轴受拉时发生的是偏向于Ⅰ型断裂的混合型断裂,其中因Ⅰ型和Ⅱ型断裂能之差所致的混合型断裂能约占受拉总断裂能的一半;骨料颗粒的光滑程度越高,混凝土的单轴极限拉压强度也越高,但颗粒间的机械咬合作用越弱,导致抗压强度退化越快。  相似文献   
2.
提出并介绍了应用二次预应力技术的新型叠合梁——混合配预应力筋叠合梁,并简要分析了其受力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就一阶段受力对后张有粘结与后张无粘结两种不同工艺的混合配预应力筋叠合梁的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重点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梁的抗裂性能、刚度退化以及极限承载力等方面。结果表明,因为预应力筋传力机制不同,一阶段受力对采用后张有粘结或无粘结预应力的混合配预应力筋叠合梁的力学性能有明显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肖启晟  熊学玉 《工业建筑》2021,51(10):28-32,39
在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上,缓黏结预应力体系相比于有黏和无黏预应力体系的区别主要源自于筋材与混凝土之间黏结作用关系的差异.受限于观测手段,拉拔试验中主要通过黏结-滑移关系曲线判断黏结作用情况.相较于试验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量化观测和提取在黏结作用过程中材料产生的损伤和断裂情况.采用修正的内聚力模型(CZM)在细观尺度上模...  相似文献   
4.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继无粘结和有粘结预应力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预应力技术,其结合了无粘结和有粘结预应力在施工和受力性能上的优点,又规避了不足,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从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的研究背景出发,简要介绍了这项新型预应力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并主要就缓粘结材料、粘结性能、施工性能、静力和疲劳性能这几个方面对缓粘结预应力体系的研究进展做出介绍、梳理和评述。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及该技术发展历程,对其未来在粘结材料性能、筋材规格种类、构件的防灾及疲劳性能方面阐述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