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山西省6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的实践证明,农村水电电气化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利用水电,最直接的效益是发电收入,间接效益就是带动产业发展,中小河流治理,文化和观念的转变,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等多种社会效益,是山区脱贫的治本方式。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自 1955年开始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以来 ,水保科研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在水土流失规律、防治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不同治理措施及效益、小流域科学规划与综合治理等多方面开展试验研究 ,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 ,其中获得省 (部 )、地 (市 )级奖励的科技成果就有 79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为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 ,提高水土保持设施标准质量 ,充分发挥治理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提供了科学依据 ,推动了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的健康发展。2 1世纪初 ,在“科教兴国”战略决策下 ,水保科技必须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才能适应当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3.
袁浩基 《中国水利》2001,(12):58-59
山西省山地、丘陵多,平原少,地势高差极大,有较丰富的水电资源。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资源为1722万kW,目前仅开发利用了135.98万kW,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一、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取得的成就 山西省是全国水电装机较少的内陆省份,在国务院批复建设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后,全省抓住这次大好  相似文献   
4.
1小流域治理大户是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力量1.1我省小流域治理大户是在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推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早在1982年,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各地陆续出现了承包治理小流域的农户。我省及时总结了河曲县农民苗混瞒承包治理开发小流域的经验,并在全省推广。当时就涌现出了一批承包治理面积超过66.67hm2的大户。1983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几项政策规定》,1989年又出台了《关于户包治理小流域政策的补充规定》,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做法在全省逐步推开。从1986年开始,省政府每两年召开一次小流域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1“九五”期间我省第三批电气化县建设成效斐然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帮助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我省第三批泽州、阳城、陵川、垣曲4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的建设从1996年实施以来,4县累计投入电气化建设资金17129万元,完成投资19901万元。建成输电线路1007.8km,占规划的93%;完成续建电源工程7处5970kW,占到规划的88%;正在建设的新建骨干电源工程4处,装机19155kW;使4县规划中的1个无电乡、414个无电村、5.57万无电农户的…  相似文献   
6.
1提高认识   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保预防监督和水土流失监测预报两项工作,是水土保持的基础工作、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对这两项工作,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此作出重要指示。早在 1991年《水土保持法》颁布的时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同志指出:“水土保持的希望在于预防监督”,“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预防保护是第一位的”。 1996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在纪念《水土保持法》颁布 5周年时题词:“依法保持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