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5篇
水利工程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明确氟化物与硫化物对土壤重构的影响,选取青海省木里露天矿坑周边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在聚乎更矿区、哆嗦贡玛矿区和江仓矿区采集了9个采坑周边土壤样品29个,在矿区外围采集草甸土壤样品25个。对土壤中氟化物与硫化物的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等评价方法进行氟化物和硫化物的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矿坑周边土壤中的氟化物含量远大于沼泽草甸土壤中的氟化物含量,超标率为72.4%,矿坑周边土壤中的硫化物含量低于沼泽草甸土壤中的硫化物含量,氟化物对采矿活动和煤矸石堆积比较敏感,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和累积效应。评价结果表明,木里矿区周围土壤中硫化物在清洁安全范围内,氟化物整体在安全范围内,部分采坑存在轻度污染迹象。在利用矿渣、煤矸石等作为原料进行土壤重构过程中,应注意改善土壤对氟化物的环境容量,防止硫化物氧化和氟化物的淋滤对土壤环境造成恶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钨矿床成矿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钨矿产区,矿床类型众多,对其成矿特征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笔者总结了中国钨矿床的时空分布、成矿时代及钨在地壳中的迁移和富集方式;根据地层、岩浆热液、花岗岩演化、构造与钨成矿作用的关系,探讨了钨矿床的成因,特别是通过围岩与钨矿床关系的研究,认识到围岩岩性是决定钨矿物、控制矿床类型和矿体形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针对煤矿应急管理发展现状及评价的一维性问题,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围绕"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构建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确定了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并采用Logistic曲线将煤矿应急能力发展演化过程划分为"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稳定期"四个时期,全面分析和评估了某煤矿企业的应急能力并确定其应急能力等级为"好"。结果表明该方法为煤矿应急管理提供了量化依据,提高了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模拟自然降雨的崩解试验,对湖南湘潭地区的红层软岩制成4种不同质量的试样进行了干湿循环淋雨崩解试验,推导了体积与粒径关联的分形维数DV求解方法,并采用DV对试验后试样的崩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红层软岩试样崩解后的累计百分含量与粒径关系曲线的形状非常相似,曲线的形状整体呈上凸型。随着干湿循环次数N的增加,红层软岩试样的大颗粒逐渐减少,小颗粒逐渐增多,崩解物级配曲线渐渐趋于重合,反映出试样的崩解速率逐渐放缓。随着各组试样质量的不断增大,曲线上凸的部分越发突出。随着N的增加,不同质量试样的DV先迅速增大,然后增速逐渐放缓,最终基本达到稳定。随着试样质量的逐渐增加,试样的DV逐渐增大,表明岩样的质量越大,则其崩解的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5.
基于优化级配方程的红砂岩崩解特性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砂岩被广泛用作各类工程填料,在自然环境中反复干湿循环作用下易产生崩解,从而引发大量工程问题。以湖南株洲地区的红砂岩为研究对象,对干湿循环作用下岩石崩解后颗粒粒径的分布状况及颗粒级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作用下红砂岩崩解颗粒的级配曲线整体呈反S形。基于优化级配方程对红砂岩的崩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优化级配方程对崩解颗粒级配描述的适用性,结合已有的崩解指标,验证了级配参数作为崩解指标的可行性,且指出了优点所在,并对岩石崩解后颗粒级配的均匀程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许泰 《煤》2018,(6)
以陇东地区刘园子井田煤层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刘园子井田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的基础上,分别采取煤层自身特征,岩性、岩相-沉积旋回及煤层层位,可采煤层煤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井田内的煤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刘园子井田煤层的厚度相对较稳定、煤层结构较易辨别对比,煤层层间距存在明显的差异;岩性、岩相上具有下粗上细的粒度组合形式;可采煤层的煤质存在明显差异及变化规律。为有效追踪煤层在层序地层中位置的变化情况,区分及进行煤层对比、煤层编号及命名奠定了基础,对规划和指导陇东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查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煤层对比研究是煤炭资源勘探、矿井采掘过程中重要的地质工作.本文以陇东地区刘园子井田煤层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刘园子井田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的基础上,从煤层厚度分布、煤层结构、煤层层间距、岩性岩相-沉积旋回及煤层层位、可采煤层煤质5个方面对井田内的煤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刘园子井田可采煤层皆具有向斜中心较厚,外围较薄,北部较厚,南部较薄的变化规律,多为厚-特厚煤层,煤层结构较易辨别对比,煤层层间距存在明显的差异;岩性岩相上存在上细下粗的粒度组合形式;可采煤层的煤质具有明显差异及变化规律.这对有效追踪煤层在层序地层中位置的变化情况,为陇东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查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高的问题,根据寨崖底煤矿实际条件,通过井下实测采掘工作面煤壁、落煤和邻近层瓦斯涌出数据,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对瓦斯涌出的来源和构成进行分析,提出了瓦斯治理的方法,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润滑油消耗机制,以某型12v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活塞组件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活塞销偏置方式和活塞销偏置量对于润滑油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塞销偏置方式总体趋势是使润滑油的消耗减少,窜油和甩油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活塞销偏副推力侧(Anti-Thrust Side,ATS)对润滑油的消耗减少的效果最好;活塞销偏置量对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