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水利工程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乌江渡水电站滑雪式溢洪道掺气减蚀措施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力发电工程中,高水头泄水建筑物的过流表面经常遭受空蚀破坏,影响工程安全。对高速水流引起的空蚀破坏问题,国内外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通常用来防止空蚀破坏的措施有三种:一是选择合理的体型,使过流表面的体型流线化,避免水流发生分离现象;二是提高过流表面衬砌材料的抗空蚀强度;三是严格控制过流表面的不平整度。这些措施对减免  相似文献   
2.
乌江渡水电站是我国在石灰岩地区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坝高165米,也是我国已建成的最高的混凝土坝。工程地处峡谷,水头高、单宽流量大,泄洪布置紧凑,高速水流问题突出,经水电部批准,在这里建立高速水流原型观测基地。经过几年来的筹建,基地已初  相似文献   
3.
原文对确定掺气减蚀措施的两个重要指标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估算公式.这对于掺气槽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将是有益的.下面提出几点补充和讨论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采用同步摄影测量鼻坎挑射距离的方法和成果。认为用这种方法测量挑流水舌轨迹和射距较之以往的其它方法精度高,误差小,重复性好,并避免了人为视觉的误差,观测成果可靠。并运用这些观测成果对各家计算流速系数和挑射距离的公式进行了验证,证明用中南院(原长沙院)提出的射距计算公式和湖南院、长研院及徐秉衡等提出的流速系数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十分接近。从而扩大了这些公式的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中、低水头,而且可用于高水头、大单宽泄量挑流射距和冲刷坑最深点位置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柘溪大坝鼻坎气蚀的情况和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水头的水力枢纽中,常采用各种自由射流式挑流鼻坎,特别是差动式鼻坎。过去一个时期,为了适应工程设计的需要,国内各有关科研和设计单位曾就各种型式鼻坎的射流条件和最优尺寸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是在这些研究中,最优尺寸形式这一概念主要是基于射流条件、消能和下游冲刷等有关因素确立的,其中没有提出或者说至少没有明确提出差动式鼻坎的气穴现象和  相似文献   
6.
乌江渡水电站是我国在岩溶地区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最大坝高165m。由于该工程水头高、泄量大、河床狭窄,以及地质条件复杂,给泄洪布置带来很大困难,高速水流问题非常突出。本文通过对模型试验结果和原型观测资料分析,系统地介绍了该工程在研究解决泄洪布置及水力学问题时所采用的联合泄洪消能、厂前挑流、厂顶溢流、通气槽等技术措施的设计、试验及原型观测的成果和经验。同时证明,乌江渡水电站枢纽布置是合理的,设计中采用的一些技术措施,如多层重叠布置、减蚀掺气发施、厂前挑流、厂顶溢流,以及消能防冲设施等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乌江渡水电站拦河坝为拱形重力坝,最大坝高165米,设计洪水流量为19,200米~3/秒,校核洪水流量为24,400米~3/秒。由于河床窄,水头高、泄量大以及下游地质条件较差,给泄洪布置带来很大困难,高速水流问题非常突出。经过大量的水力学模型试验和全面地综合分析,设计中采用了溢洪道、主副厂房及开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溢流面不平整度引起的空蚀破坏,需要对溢流面的不同部位提出相应的不平整度控制标准。对于水流没有掺气的溢流面不平整度控制处理标准,前人研究较多,文献[1,2]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实践证明,在高水头泄水建筑物上设置掺气设施后,不仅可减免空蚀破坏,而且可以降低溢流面不平整度的控制标准,从而简化施工、节约投资、缩短工期,因此,研究溢流面掺气不平整度的控制标准及临界免蚀掺气浓度,是设计施工部门要求急待解决的新课题。乌江渡水电站进行了关于这方面的原型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乌江渡水电站是国内水头较高、单宽流量较大的水电工程。泄洪布置比较复杂,存在许多高速水流问题。为了检验设计、试验成果,确保工程安全和提高设计、科研技术水平,经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在该工程上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高速水流原型观测基地。已经预埋了近140个供安装各项水力学测量仪器的通用底座和设施,以进行系统的原型观测研究。左岸泄洪洞即是该项重点研究项目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