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观音岩水电站右岸混凝土坝段坝基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固结灌浆生产性试验,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和施工工艺措施,验证设计指标的合理性。本文对此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采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以四氢呋喃(THF)/环己烷(CYX)为溶剂、正丁基锂为引发剂,苯乙烯与4-叔丁氧基苯乙烯为单体合成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并表征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78℃,THF为溶剂时,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PDI)为1.23,共聚过程中4-叔丁氧基苯乙烯活性高于苯乙烯;m(THF)∶m(CYX)=5∶5的THF/CYX为溶剂,-30℃下所得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PDI为1.1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更窄且有利于降低聚合成本;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低于4-叔丁氧基苯乙烯均聚物,4-叔丁氧基苯乙烯含量越高,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tg越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以双锂引发剂引发异戊二烯聚合并以2-((环氧乙烷-2-基甲氧基)甲基)呋喃(FGE)为封端剂制备双末端含呋喃基团的聚异戊二烯。利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对呋喃官能化聚异戊二烯的封端效率进行检测;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和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官能化封端效率大于95%;聚异戊二烯的分子量分布指数(PDI)为1.07(<1.1),符合活性阴离子聚合窄分布的特点;由于聚异戊二烯的1,4-结构含量较低且链端存在的呋喃环使得内旋转位阻增大,双端呋喃官能化聚异戊二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未封端的略有升高。这种高效呋喃封端方法为构建理想动态交联网络的橡胶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观音岩水电站大坝决口封堵抢险为例,根据决口的断面尺寸、上游流量和泄水建筑物的泄水曲线,通过河道截流模型计算,得出决口上下游落差、决口平均流速、单宽功率等水力学参数,再进一步得出决口封堵所需特殊材料的半径、重量及数量,以便为封堵抢险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更科学地统筹组织封堵抢险。  相似文献   
5.
观音岩水电站三期截流方式为导流明渠截流。由于导流明渠采用混凝土衬砌,糙率小,截流抛投材料难以稳定。因此,该设计与施工方案从招投标阶段到现场施工阶段进行了优化,在最截流困难时采用大块石串凸出上游挑角进占,既经济又保证了三期截流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6.
针对观音岩水电站右岸大坝35#坝段建基面岩层揭露的地质缺陷特点,本文通过优化爆破技术,合理的选择爆破方法和参数,在保证周边岩体质量和避免爆破振动及爆破飞石影响相邻坝段新浇垫层混凝土的前提下,成功完成了35#坝段基础面地质缺陷的石方爆破开挖,达到了较好的爆破效果,保证了施工进度,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观音岩水电站右岸混凝土坝段坝基地质条件复杂,为了验证固结灌浆设计参数的合理性、探索合适的施工工艺,先后实施了两次生产性试验,按照第一次试验成果实施后,盖重混凝土出现了裂缝,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发生,保证灌浆质量,在总结第一次试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二次试验。重点介绍第二次灌浆试验的施工工艺及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用于防渗的土工合成材料主要有土工膜和复合土工膜,最早应用于渠道防渗,以后逐渐推广其在堤坝防渗中的应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继在许多坝体中使用土工膜作为防渗体,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用于50m高的坝体中。  相似文献   
9.
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以双锂引发剂引发异戊二烯聚合并以2-((环氧乙烷-2-基甲氧基)甲基)呋喃(FGE)为封端剂制备双末端含呋喃基团的聚异戊二烯。利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对呋喃官能化聚异戊二烯的封端效率进行检测;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和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官能化封端效率大于95%;聚异戊二烯的分子量分布指数(PDI)为1.07(<1.1),符合活性阴离子聚合窄分布的特点;由于聚异戊二烯的1,4-结构含量较低且链端存在的呋喃环使得内旋转位阻增大,双端呋喃官能化聚异戊二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未封端的略有升高。这种高效呋喃封端方法为构建理想动态交联网络的橡胶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