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预制槽坡口角度对冷金属过渡(CMT)再制造30CrMo板熔覆层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探明熔覆层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为30CrMo零部件CMT再制造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CMT再制造含预制槽的30CrMo板,分析预制槽坡口角度对熔覆层成形质量的影响;基于优选的坡口角度,对30CrMo腰型槽进行CMT再制造,研究所得熔覆层的成形质量,利用金相显微镜表征熔覆层的微观组织,并测试熔覆层的力学性能。结果 预制槽坡口角度对最后一道焊缝与母材的熔合有显著影响,坡口的角度应不小于40°;腰型预制槽再制造时,焊道与母材、焊道间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层主要由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微观组织形态主要是柱状晶和等轴晶,不同区域的微观组织形态存在差异;40°坡口熔覆层的抗拉强度可达1 014 MPa、伸长率为10.88%,50°坡口熔覆层的抗拉强度可达1 128 MPa、伸长率为6.39%。结论 熔覆层和母材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满足30CrMo钢的再制造强度要求,采用CMT进行30CrMo板再制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水钻井隔水管的使用工况和结构特点,为了对隔水管材料进行焊接工艺研究及优化,研制了隔水管环焊缝组焊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中的变位机解决了大型工件装夹、组对难题,多样化的焊接方法(MIG焊、热丝TIG焊、埋弧焊)利于焊接工艺研究,并扩展了装置的应用范围。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组焊试验装置能够满足隔水管环焊缝的试验研究需要,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类似产品的组焊生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CAN/LIN总线技术在车灯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做出了MC33889和MC33880芯片的简化应用图,完成了CAN/LIN网关设计的结构,给出了基于CAN/LIN总线硬件设计的原理,最后给出了软件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磁约束核聚变装置真空室具有体积较大,法兰连接和焊接结构多,内部水冷管道较长等特点。在热应力、电磁力以及中子辐照的共同作用下,真空室存在较大的泄漏风险。未来的托卡马克装置将涉及氚运行工况,考虑到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传统的真空室泄漏检测方法在氚运行工况下已不再适用。提出了基于真空羽流效应的托卡马克真空室内部泄漏检测方法和基于分子屏差分作用的托卡马克管道泄漏检测方法,分别用于托卡马克真空室内部水冷管道泄漏和外部窗口管道泄漏的检测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二者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真空室内部水冷管道发生的泄漏和真空室连接的外部窗口管道发生的泄漏,并可以实现较为精确的定位,为未来涉及氚运行工况的托卡马克装置的检漏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CAN/LIN总线技术在车灯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做出了MC33889和MC33880芯片的简化应用图,完成了CAN/LIN网关设计的结构,给出了基于CAN/LIN总线硬件设计的原理,最后给出了软件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天然气管道在役焊接安全性评价中焊缝几何形状不易控制的问题,探明工艺参数对焊缝参数的影响规律,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天然气管道在役焊接过程中焊缝熔滴下落、与熔池混合、焊缝温度场-流场动态演变过程的三维动态模型,分析了焊接电流、管壁散热系数对熔池温度场、流场及焊缝几何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焊缝宽度、熔池深度逐渐增加,焊缝高度逐渐降低;与焊接电流110 A相比,焊接电流为170 A时焊缝宽度、熔池深度分别增加了4.92%和28.39%,焊缝高度降低了16.77%;而随着散热系数的增加,焊缝宽度、熔池深度逐渐减小,焊缝高度逐渐增加;与散热系数620 W/(m2·℃)相比,散热系数为2 320 W/(m2·℃)时焊缝宽度、熔池深度分别降低了3.39%和9.28%,焊缝高度则增加了5.27%;散热系数对焊缝参数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熔池深度、焊缝高度、焊缝宽度。研究结果可为在役管道现场焊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基于InteWeld的焊接模拟仿真技术。首先,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及措施,对石油钻机自动化设备中的支撑臂进行焊接。其次,以设置相同的焊接工艺和控制措施为前提,使用软件InteWeld对支撑臂进行焊接虚拟仿真,获得零件的整体变形结果。最后,对比实际生产测量值与软件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使用InteWeld进行焊接模拟仿真所获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该项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