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世界上仍根据油气有机生成说(沉积-运移)对油气进行预测和勘探。但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热力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资料证实,可能存在着地幔生成的烃类(B.C.祖布科夫,2000)。这些具有定量特征的资料确保了油气有机成因说的科学性。本文并不涉及油气成因2种基本学说的争论,而是以东西伯利亚(西伯利亚地台的涅普斯克-鲍图奥宾台背斜及其周围不同年代的大陆裂谷)为例,分析油气无机成因的标志并关注改变该地区油气资源勘探战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石油成因的无机说和有机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对比了石油成因的无机说与有机说的理论基础。指出,现今大量的地球化学资料证实,烃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天然的CO、CO2、H2在全球无机合成带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4.
1996年6月17日澳大利亚在达尔文分布了其10个区域内38个海上地区的招标,包括Bonaparte和Carnarvon盆地内靠近近年新发现的探区。此次招标提供的是西澳世界级Gippsland盆地中央部分的远景探区、维多利亚海外探查甚微的地段和塔斯马尼亚岛。本文主要介绍了招标的几个探区。  相似文献   
5.
引言 实践表明,有不少储盖性能皆优的局部构造并未钻获油气。若不弄清每个盆地之内油气流自其源层到储集层这一运移系统的特性,将很难改变这种白钻干井的状态。要想解决运移系统的问题,单纯依靠老一套地壳层状板块构造学说和有机地化生油论肯定也是极其困难的。 近年新研究出的块体-峡谷式规则系列的地壳结构正日益得到更多实际资料的证实。大量  相似文献   
6.
深成油气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东、南北美等地的巨型油气田、1000多个深部油气田、大陆架油气田以及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地质特征后指出,无论从油气储量、油气产状,还是从油气分布的地质特征来看,油气有机成因说都无法合理地解释这些油气田的成因.大量的实际观测资料证实,在火山喷发物中已发现了大量的烃类,在古老地盾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中发现了工业性气流,在宇宙星体和星际空间中也发现了一系列的烃类化合物,这一切都表明了油气无机成因的可能性.油气无机成因说为开发深部油气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8.
洋壳蛇纹岩--生烃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用含有溶解二氧化碳的海水对大洋岩心进行水解的过程。结果表明,此水解过程可导致生成非生物成因的甲烷和氢。在含铁超基性岩的蛇纹岩化作用过程中,通过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二氧化碳还原,可以生成大量的甲烷。同时,海水经二价铁的分解,释放出氢。大洋岩石中甲烷的生成速度可达9×106t/a,氢的生成速度达9.7×106t/a.其中,大量的甲烷和氢因细菌的作用而发生酸化,除一部分气体散布到大气中之外,其余以热液或天然气水合物形式在大洋中储(沉)积下来。  相似文献   
9.
地壳层状构造特征在于坚硬层和软弱层互层性。地球物理探测表明,软弱层亦即塑性波导层可视为多裂缝、易渗透、饱含流体的地带,地壳是由多个软弱层构成的复杂多层体系。地壳波导层的动力学自振模型的提出,正是基于地壳的这种特殊的层状构造。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地壳内矿床包括油气田的生成过程。认为完全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油气田成因,指出两种矿田的产生过程是同时、同地进行的。提出:“波导层本身一旦出现就会引起周期性朝上和朝下的垂直运移。这些运移必将冲洗沉积盖层,随之将烃析出。”也有观点认为,这种朝上朝下的运移活动是否同等发育或是否具有相同的规模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岩石圈地球动力学特点出发,研究了岩石圈俯冲带含煤建造的生成及其经后期改造生成天然气的机理。例举了北美阿帕拉契亚山前边缘坳陷、落基山逆掩断裂带,西欧诸含煤盆地,东南亚(印尼、缅甸、泰国等)山前坳陷带含煤建造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详细分析了俄罗斯地台维柳伊—上扬斯克山前坳陷内含煤建造与烃类生成、运移、聚集的关系,并对该区烃类分布进行了预测。指出,丰富的有机质,较短期内快速增高的温压条件,区域地震的活动性是造成岩石圈板块俯冲带内油气生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