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6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焊缝防锈剂     
配方:松节油50%,干性油50%。用法:按上述配方调和均匀后涂在焊缝坡口上,就能够起防锈作用,并且不影响焊接质量。如果开好坡口后立刻焊接,或在干燥的季节里,可以不用这种防锈剂,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焊缝生锈的机会比较少,涂上了反而浪费材料。  相似文献   
2.
高英力  李学坤  黄亮  袁江  余先明 《硅酸盐通报》2016,35(10):3288-3294
借鉴荷叶表面微构造特征,基于超疏水仿生理念,通过微纳米路表构建与超疏水涂层设计相结合,对传统水泥路面表层进行防覆冰、易除冰复合设计;分析超疏水材料的作用机理以及在路面应用的可行性,制备由主体结构混凝土层和超疏水-防覆冰层组成的路面板结构模型.对比超疏水路面和普通水泥路面表层的水滴接触角大小,分析其路面疏水性能;利用自主设计的“摆锤式附着强度”测试装置以及劈裂实验法测试试件“冰-路”附着强度.结果表明:对比普通水泥路面,超疏水-防覆冰路面表现出优良的超疏水性能,冰与路面的附着力大大降低,试验中残留附着冰的质量以及冰与路面的劈裂强度分别是普通水泥路面的36.80%和27.36%.  相似文献   
3.
通过微纳米路表构建与超疏水材料涂覆技术相结合,制备了超疏水仿生水泥混凝土路面模型试件;开展超疏水材料涂覆技术研究,分析总结其制备工艺;采用自行设计的"冰-路"附着强度测试装置进行防覆冰性能测试,同时开展接触角测量试验、路面表面能计算及耐久性试验,综合评价超疏水仿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疏水、防冰效能。结果表明:超疏水水泥混凝土试件表面冰的残留率为29.9%,是普通试件的1/3左右,间接反映了超疏水路面具有较好的疏冰性能;与普通试件的接触角0°相比,超疏水水泥混凝土试件的接触角为153.5°,达到超疏水状态;表面能计算表明超疏水材料的作用降低了路面表面能,仅为普通水泥路面的3.4%,进一步验证了超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可显著降低"冰-路"附着强度;通过模拟轮胎与路面的摩擦作用,接触角依然在90°以上,表明超疏水路面耐久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我厂在生产橡胶机械产品中,遇到很多规格不同的空心冷铸轧辊(图1)。而轧辊当中的内孔需要进行机械加工,以保证工作部分的厚度均匀。但对这种长达1500毫米的暗孔,加工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及提高生产效率,我厂在这方面进行了多次的试验,最后制成这种简单适用的暗孔镗刀(图2)。现将它  相似文献   
5.
在技术革命运动中,我厂磨工王连基同志改进了一种平板形鼓膜定心夹具,用来装卡砂轮机的轴壳,在磨床上磨削砂轮机轴壳的内孔,解决了过去存在的加工质量不高的关键问题,并且提高生产效率7倍左右。图1是砂轮机轴壳的零件图。零件的材料是20钢,磨削前渗碳0.5~0.6公厘厚,淬火硬度为Rc54~58。零件的精度很高,除了图纸上的要求之外,还有以下几点要求: 1.两端支座孔φ90和φ85部  相似文献   
6.
要在一个尺寸比较大,而且硬度又比较高的铸铁零件上,加工螺旋角为4’的多头(80根)螺旋线是困难的。经过我们不断的研究,终于创造出一种工具。把这一工具装在尢门刨床上,对零件进行加工,经使用证明,效果很好,现在把它推荐给各兄弟厂,做为加工同类型零件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生产大跃进中,我厂工具车间技术人员和工人密切结合,改进成功在铲床上修整圆弧砂输用的工具。采用这种修整后的砂轮进行铲磨花键铣刀后角等工作,结果证明效果很好。这种修整工具的构造很简单。金钢钻顶尖11柄部以圆锥体同可调节套筒7配合。可调节套筒可以根据标尺10的尺度和需要量来调节,当金钢钻调整好以后,就用螺钉19将套筒紧固。转动齿轮轴13可以调节金钢钻顶尖对砂轮的进给量;为了便于旋转,在右端装有压花套16,它与齿轮轴配合后用圆锥销17固定。支架6同滑动板4配合,  相似文献   
8.
9.
开发二氧化碳资源在农业上的新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二氧化碳资源及二氧化碳产品的市场情况。重点调研了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氧化肥料在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指出二氧化碳气肥在农业上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值得公司开发生产。二氧化碳气肥的推广应用,可给全省保护地蔬菜生产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仲辛醇在压力下液相催化氧化(用空气或氧气为氧化剂)时各种操作因素对反应过程及产物分布的影响。采用化学和气相色谱联合分析方法较全面的分析了液体产物和尾气的组成。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由每100g转化原料可以得到已酸12.71g,仲辛醇的转化率达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