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煤沥青为原料、三聚甲醛为交联剂,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沥青树脂(COPNA树脂),通过添加酚醛树脂对其进行了改性;分别以沥青树脂和改性树脂为原料,与石墨混合制备了复合材料。考察了酚醛树脂含量对改性树脂的残炭率、甲苯不溶物含量、喹啉不溶物含量、p树脂含量的影响,以及树脂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电阻率,肖氏硬度的影响;采用FT—IR和H—NMR研究其反应机理;采用TG研究了沥青树脂和改性树脂的热行为。研究表明,酚醛树脂与沥青树脂可以在一定比例范围内进行复配,在加热混合过程中酚醛树脂与沥青树脂发生化学反应,提高了沥青树脂的耐热性。经酚醛树脂改性的沥青树脂具有更高残炭率、更高β树脂含量和更好耐热性。改性后的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电阻率、更高的肖氏硬度和更高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2.
煤焦油沥青改性乙烯焦油制备中间相沥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焦油沥青为改性剂改性的乙烯焦油在温度420℃、常压及惰性气体(N_2)保护下进行炭化,制备出广域融并体各向异性中间相沥青。对生成的中间相沥青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元素和组分分析、偏光显微观察及高温条件下的粘度测定,讨论了改性乙烯焦油的炭化行为。结果表明,由煤焦油沥青改性乙烯焦油制备的中间相沥青(ET-CTP-MP)与没有经过改性的乙烯焦油制备的中间相沥青(ET-MP)相比,有序度高、流变性好、β树脂含量高,是优质的中间相沥青。  相似文献   
3.
三聚甲醛-煤沥青COPNA树脂的合成及复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煤沥青为原料、三聚甲醛为交联剂,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缩合多环多核芳香烃(COPNA)树脂。采用FT—IR和H—NMR研究其反应机理;采用TG研究了COPNA树脂的热行为。研究表明,煤沥青能与三聚甲醛合成COPNA树脂,其反应机理为酸催化下的阳离子型缩聚反应;相对于原料煤沥青,COPNA树脂具有较高的耐热性、炭收率和β树脂含量。将COPNA树脂与石墨复合,并考察了焙烧温度和COPNA树脂含量对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硬度、抗折强度和电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如何运用CS-200型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镍铁中的碳硫,重点对新坩埚和再生坩埚以及助熔剂的选择、仪器的工作条件进行较详细的介绍,操作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5.
以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馏分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沥青树脂。沥青树脂的流变性质是沥青树脂纤维研制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采用粘度-温度曲线、粘度-转速曲线表示。通过非牛顿指数(n)、结构粘度指数(△η)和粘流活化能(△Eη)定量研究了沥青树脂的流变性。结果表明,三聚甲醛沥青树脂(RTPF)的n、△η和△Eη都明显优于对苯二甲醇沥青树脂(RPXG)相对应的参数,由此可预测RTPF的纺丝可行性优于RPXG。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单介绍了Leech七种意义中的搭配意义,并分析了它在翻译中的体现,提示译者在翻译时,既要考虑原文语言中词的不同搭配,也要考虑译文中的搭配习惯,在翻译的实践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的各种减摩耐磨零件,在机械工程中作为金属材料的替代产品或换代产品,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文中对通过在沥青树脂中添加聚四氟乙烯(PTFE)、二硫化钨(WS2)、石墨(GP)等固体润滑剂的复合物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讨论。分别添加了一定比例的PTFE、WS2、GP的沥青树脂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是0.02~0.25×10^-7cm^3N^-1m^-1。其中加入40wt%GP的沥青树脂复合物的磨损率最低,为0.02×10^-7cm^3N^-1m^-1。这些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肛比纯沥青树脂下降了0.014-0.180。  相似文献   
8.
沥青树脂基炭纤维固化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馏分(FCCDF)为原料、三聚甲醛为交联剂,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作用下合成了沥青树脂,讨论了沥青树脂基炭纤维在浓硫酸中的固化机理。通过IR谱图分析可知,固化后的炭纤维与原丝比较,羟基和羰基含量增加,羧基含量增加最明显。并根据实验结果推出了沥青树脂基炭纤维在浓硫酸中的固化机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