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2017年我国氨基酸产能、产量及出口情况,系统介绍了氨基酸生产菌株选育技术.常规育种技术尚不过时,其应与反向代谢工程研究相结合.代谢工程育种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常规代谢工程发展为系统代谢工程,同时进化代谢工程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工业化菌株构建需在基因组水平操作,介绍了氨基酸生产菌种大肠杆菌和谷氨酸棒杆菌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现状.最后,简要介绍了精确代谢调控技术,包括基因表达的强化和弱化策略,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应用碘量法测定天然气中H_2S浓度的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得出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标定、H_2S采样吸收、吸收液滴定以及重复测定4个部分。分析得出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为0.082%,H_2S采样吸收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为0.16%,吸收液滴定引入的不确定度为0.17%,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范围为0.71%~7.07%。当被测样品中的H_2S质量浓度为12.5mg/m3时,取置信度为95%,包含因子k=2,则其扩展不确定度U=7.08%。  相似文献   
3.
水平井底水油藏产能计算及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一些油藏采油过程中,油藏中存在底水锥进现象,使得油藏的开采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为了抑制底水油藏中的这种现象,油田工作者进行了许多研究,一些方法抑制了底水的上窜。根据镜像法原理推导了水平井底水油藏井网产量公式,并且讨论了底水油藏水平井长度优化参数,以有利于底水驱油藏水平井生产预测研究。推导结果表明,水平井产能及见水时间主要受水平井长度、水平井位置和油层各向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乳化与提高采收率的关系,通过分析现场采出液流变特征,测试不同乳化强度的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驱油效率,明确驱替后乳状液运移规律以及乳化对提高采收率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低黏度乳状液在低剪切速率下主要表现为弹性,在较高剪切速率下主要表现为黏性;而高黏度乳状液在低剪切和高剪切速率下都表现出黏性。在乳化初期,由于化学剂浓度分布不均匀,乳化稳定性较差;乳化中期化学剂浓度较高,乳状液粒径变化规律性较好,乳化中期存在乳化对驱油体系黏度补偿作用,乳化末期化学剂浓度较低,乳化液滴较少,乳化程度较弱。岩心渗透率小于100×10~(-3)μm~2时,二元复合驱过程中随着乳化综合指数增加,提高采收率幅度先增加后降低,最佳乳化综合指数为55%;渗透率大于100×10~(-3)μm~2时,随着乳化综合指数增加,提高采收率幅度逐渐增加,最佳乳化综合指数为88%,乳化贡献提高采收率幅度8个百分点。图24表2参13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烷基苯磺酸盐(KPS)与环烷基石油磺酸盐(HABS-16)不同复配比下的临界胶束浓度与表面张力,考察了不同浓度下复配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增溶量,并进行了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复配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当HABS-16质量分数为0.33时,复配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平均粒径最大,表面张力最低,为22.74 mN/m。相比于单一体系,复配表面活性剂对模拟原油及烷烃、芳烃的增溶能力更强。复配表面活性剂含量越大,驱油效果越好,当复配表面活性剂加入量为1.0%(w)时,驱油效果最好,采收率最高,为81.60%。  相似文献   
6.
论文从历史悠久的京畿区域之规划体制、影响深远的经济分区之管治思想、层次分明的等级规模之城镇结构、自然朴素的城乡和谐之发展理念等四个方面,探析了中国古代城市营建活动中的区域观念,以期为当前区域规划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娄清香  陈素萍  关丹 《油田化学》2016,33(3):542-546
为提高液相色谱法测定采出液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浓度的准确度,研究了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分布、水解度和溶液矿化度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了现场采出液聚合物浓度测定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分布及矿化度对浓度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水解度是液相色谱法测定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的制约因素,随着聚合物水解度的增加,工作曲线的斜率增大,当标样的水解度低于待测样品时,测定结果偏低;反之,则偏高。用合适孔径的微孔滤膜结合蒸馏水稀释的方法对现场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可以排除采出液样品含油、有机杂质和色度高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在现场测定时,以注入的聚合物干粉样品作为标样,聚合物浓度的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值。图3 表3 参22  相似文献   
8.
砾岩储层具有典型的复模态孔隙结构特征,非均质性强,易形成不同级别优势通道,采用单一段塞、笼统的注入方式很难达到扩大波及体积效果。本文采用三管并联岩心驱替实验首先考察了与现场聚合物用量相近的条件下采用单一恒黏、梯次降黏、梯次增黏的注入方式的驱油效果,在获得最佳注入方式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轮次和不同注入速率下的三管并联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梯次降黏注入方式的驱油效果最好,在水驱的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13.61%,比单一恒黏注入方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2.31%。在相同条件下,采收率增幅与注入轮次的多少相关不大,在合理注入速率(1.5 mL/min)下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在采收率相近的情况下,与单一恒黏注入方式相比,梯次降黏注入方式可节约50%的聚合物用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梯次降黏注入方式可有效提高聚合物驱对砾岩油藏的增油控水效果。图5表7参13  相似文献   
9.
为了定量分析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体系(SP二元体系)在地下运移过程中色谱分离效应,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增大,耗散因子D(与吸附层的黏、弹性有关)值先增大后降低,吸附过程中存在一个尖峰型吸附向平缓吸附的过渡;先通入聚合物后通入表面活性剂时,共振频率f(与吸附层的质量、流体浓度有关)快速减小,D的第Ⅱ阶段吸附逐渐消失。对比表面活性剂溶液的D曲线,SP二元体系整体吸附量降低,SP二元体系有利于降低驱油体系化学剂吸附损失;对比先通入聚合物体系后通入表面活性剂的D曲线,SP二元体系平衡时的D更大,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协同作用增强,表面活性剂被包裹在聚合物网状结构中无法脱附。图14表4参14  相似文献   
10.
李浩  关丹 《规划师》2008,24(2):89-92
受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大量的文化名人投入到城市建设实践中,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史上特有的一种历史现象(龙彬,2001)."学而优则仕"的选官制度使古代城市的营建活动往往非常重视对文化内涵的表达,重视对意境与情趣的创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历来就不乏对城市规划、建筑、园林等营建思想的阐述,如<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的描写,就生动地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城市营建的造园思想.发掘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城市营建智慧,对于促进当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活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