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评价非常规油气资源一般采用类比法、统计法和成因法,在不断创新评价方法的同时,如何将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改进,并应用于非常规资源评价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以井为单元,将单井估算最终可采油气量(EUR)作为单元油气储量,建立帕累托分布模型,利用随机取样和偏态抽样原理编写程序,分析自然总体个数、形状参数和勘探系数对模型的敏感性,建立了新的页岩油资源规模分布法。该方法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X230井区页岩油资源评价,发现数量影响油藏规模分布形状参数的大小和离散程度,当油藏发现个数大于300个时,分布模型趋于稳定;而分布模型对勘探系数的敏感性很小,这是划分EUR为评价单元的局限性所致,因为这种划分方法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大油藏”。通过自然总体个数随形状因子的变化,确定截断点对应的个数,即所有井EUR的总和为该区的可采资源量,为6.72×106 t,这与油气资源丰度法评价结果相吻合。改善后的页岩油资源规模分布法可为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西北至一里坪地区面积大、油气资源探明程度低,恢复地层剥蚀厚度对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剥蚀厚度恢复的复杂性和恢复结果的不确定性,采用地层趋势延伸法、声波时差法、镜质体反射率法和Easy%Ro最优化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计算了研究区晚期构造运动地层剥蚀厚度,并定量探讨了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区第四系和上新...  相似文献   
3.
地层超压预测对油气成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井曲线组合、声波速度-垂向有效应力交会图、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和超压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大风山凸起各层位的超压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压力预测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明:(1)柴达木盆地大风山凸起下油砂山组地层超压成因为不均衡压实和构造挤压作用;上干柴沟组和下干柴沟组上段超压成因为不均衡压实、构造挤压和超压传递。(2)用单一方法如平衡深度法或伊顿法均无法有效预测研究区的地层压力,基于不同超压成因机制的差异,对下油砂山组地层压力采用平衡深度法计算,对上干柴沟组和下干柴沟组上段则使用伊顿法计算,结果更准确。研究区压力计算结果与实测地层压力的误差小于7.00%,平均误差为4.30%。(3)超压的预测可为油藏描述、储量估算、安全钻井作业提供数据支持。超压是油气运移的动力,可以指示油气运移的方向,估算油气运移距离,对油气成藏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咸化湖盆地层超压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以处于成化沉积环境且普遍发育地层超压的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渐新统为例,在对膏盐岩和地层超压空间分布特征描述的基础上,采用测井曲线组合分析法和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法判别地层超压成因类型,结合地质条件分析地层超压形成、分布及保存的控制因素,并探究了地层超压对油气成藏的贡献作用.认为...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泉子油田新生界地层超压广泛发育,超压成因的判别对于油气运移、成藏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油泉子油田的实测压力、测井曲线、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超压成因综合分析法和超压封存箱模式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超压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泉子油田新生界地层纵向上发育负压、常压、超压和强超压系统,超压系统压力系数普遍大于1.3。部分超压点压力系数大于1.73,表现为强超压的特点;该区超压主控因素为不均衡压实、构造挤压作用和生烃作用,油气运移符合超压封存箱模式,由于超压的作用导致油气向南翼山地区运移。该研究成果明确了油泉子油田油气的运移方向,对柴西地区及相似区域油气的成藏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咸化环境影响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烃源岩有机碳预测问题,根据盐度变化采取了优化的ΔlgR法、多元回归法、以及BR-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有机碳含量的预测,探讨3种模型对有机碳预测结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模型预测效果较差,优化后ΔlgR模型准确性较多元回归模型有所提高,但普适性较差,BR-BP神经网络模型在高咸化...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天然气资源潜力较大.为了评价一里坪地区天然气资源潜力和风险勘探选区,开展了盆地与含气系统模拟研究,明确了其烃源岩热演化史、主要生气凹陷以及有利运聚方向.结果表明:①一里坪地区新近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TOC质量分数为0.2%~1.0%)与柴西地区相当,具备较好的生烃潜力,有机质类型为Ⅱ2—Ⅲ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