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深井土酸酸化缓蚀剂矿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展深井酸化压裂工艺技术,必须有能在深井高温条件下进行酸化的缓蚀剂。本文介绍两种深井土酸酸化缓蚀剂(MⅡ和TG-03)的基本性能以及现场试验工具、工艺、效果及其评价  相似文献   
2.
结合大庆长垣外围油田低渗透储层的地质特征,对酸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OP-7和TDC-10两种较为理想的粘土稳定剂,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其最佳使用浓度,用岩屑称重法和岩心实验法优选了土酸配方,制定了土酸酸化注入程序。通过现场施工观察,收到了较好的增产、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3.
侧钻水平井机械堵水工艺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大庆油田侧钻水平井机械堵水的工艺技术,并从工艺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进行论证。为确保堵水管柱安全起下,对插入密封段的合理长度进行了理论计算,用计算机程序模拟计算了管柱起下时的受力情况,并给出了计算结果,为侧钻水平井堵水工艺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注水井稠油段增注工艺和选择性酸化增注工艺的(方法)原理及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鲜食甘薯品种“心香”为原料,研究分析蒸制、煮制、微波、反压蒸煮、带皮烘烤和去皮烘烤6种不同熟化方式对其得率、色差、感官评价、质构以及糖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蒸制、煮制和反压蒸煮后,甘薯有较高的得率;微波和烘烤后甘薯的色泽较好;烘烤后的甘薯整体口感最佳;煮制和反压蒸煮、烘烤和微波得到的成品具有相似的质地;蒸制组和烘烤组的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除微波组外,其他方式熟化后甘薯的β-淀粉酶均失活。经主成分分析后,6种方式熟化后甘薯的熟化品质评价综合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微波>带皮烘烤>去皮烘烤>蒸制>反压蒸煮>煮制。因此微波加工后甘薯品质效果最佳,且微波有方便省时的优点,但熟化后的甘薯甜度不高,适合用于二次加工;若仅从整体口感考虑,烘烤和蒸制为最佳选择;反压蒸煮和煮制均不适合加工甘薯。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金松酸(sciadonic acid,SA)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只C57BL/6雄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C)、阳性对照组(S)、模型组(M)、金松酸低剂量组(LSA)、金松酸中剂量组(MSA)和金松酸高剂量组(HSA)。造模和给药同时进行,持续16周,低、高剂量组每日固定时间灌胃不同剂量的金松酸溶液。实验结束后从血脂代谢、肝脏脂肪代谢、肝脏氧化应激、肝脏脂质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等几个方面探讨金松酸调节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高剂量金松酸干预肥胖小鼠能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5),抑制体重增长,减少附睾脂肪积累,对肝组织损伤具有改善作用。此外,金松酸能明显提高小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氧化终产物MDA的生成(P<0.05),缓解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并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脂质合成,改善脂质代...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叙述了铁离子在残酸中的溶解和再沉淀过程,然后着重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了铁离子再沉淀的条件,铁离子化合价态互相转化的关系,地层中堵塞油层铁离子的来源,铁离子稳定剂的筛选、使用原则及铁离子再沉淀的预防措施。本文还进一步阐明了大庆油田土酸酸化配方中采用醋酸作稳定剂和注水井酸化后不排酸(直接注水)施工工艺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今后在酸化施工设计中更好地选择酸液配方及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砂岩油层增注的两项新工艺技术:选择性增注工艺;用高效洗油溶剂加土酸解决稠油堵塞及其它次生堵塞增注工艺。这两项工艺可根据选用井(层)条件单独使用,并可配套使用。  相似文献   
9.
一、大庆油田土酸酸化发展概况油层酸化是目前国内外各油田普遍采用的增产、增注主要措施之一。大庆油田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研究,1963年开始现场试验。矿场实践表明,砂岩油层采用土酸酸化有明显的增产增注效果。大庆油田采用的油层酸化工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963—1966年采用7:6土酸(即7%HCI+6%HF及各种添加剂)酸化,酸化后用混气水排酸;1967—1969年用7:6土酸酸化加络合剂,不排酸;1970年起用7:3土酸酸化,不加络合剂不排酸(包括稠油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