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9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8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系列聚合物体系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以及CPE含量、母料比例等对改性沥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母炼胶法制备的改性沥青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对CPE体系和CPE—g—MAH体系的比较.能直观的看到界面相容性对改性沥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改性沥青呈现较好的延度、针入度和软化点。同时。对改性沥青的工艺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用磺酰氯代替二氧化硫气体以提高其利用率,采用液-固本体法制备了氯磺化聚乙烯(CSM),探讨了磺酰氯的用量;采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包覆磺酰氯的工艺来提高其热分解温度,以改善氯磺酰基在分子链上的分布均匀性,并研究了其与分散剂白炭黑的用量配比;采用两段升温方式考察了低温下预氯化程度对CSM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固本体法制备CSM时,高密度聚乙烯与磺酰氯的最佳用量配比为50 g/0.2 mol;经DOP包覆后的氯磺酰基在分子链中的分布更加均匀,磺酰氯、DOP及分散剂白炭黑三者的最佳配比为0.2 mol/0.03 mol/7.5 g;采用两段氯化工艺时,在温度达到110℃前进行初步氯化至含氯质量分数达到10%的产物性能最佳。液-固本体法制备的CSM比用溶液法工业生产的CSM 40的氯分布更加均匀,硫含量基本一致,力学性能则更为优异,远优于GB/T 30920—2014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氯化原位接枝法合成主链为氯化聚乙烯(CPE)、支链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的官能化接枝聚合物(CPE-g-HEA),制备CPE-g-HEA/2,4-二异氰酸甲苯酯(TDI)热塑性弹性体,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PE-g-HEA/TDI热塑性弹性体的物理性能较好;与溶液法产物相比,共混法CPE-g-HEA/TDI热塑性弹性体的强度较大、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热行为基本无变化;共混法CPE-g-HEA/TDI热塑性弹性体的反应温度应控制在60~70℃,共混次数(即打三角包次数)为150次时拉伸强度较高、80次时拉断伸长率较高,HEA/TD1摩尔比为1/0.5时拉伸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将充有一定压力的轮胎放置于一定臭氧浓度的实验箱环境下,连续转动并施加一定的负荷,模拟在道路上行驶的实际情况下的臭氧加速老化试验。通过设定不同的臭氧浓度臭氧体积分数,施加不同的负荷等条件,观察轮胎表面的龟裂情况,由此来判断轮胎耐臭氧老化的能力。研究了臭氧体积分数、轮胎负荷、轮胎转速3个参数的变化对轮胎龟裂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浓度越高,轮胎的臭氧老化龟裂程度越严重,胎肩表现的尤其明显;轮胎施加60%额定负荷时,轮胎的胎肩和胎圈臭氧老化龟裂程度最严重;轮胎转速对轮胎臭氧老化龟裂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氯化原位接枝法制备氯化聚氯乙烯接枝顺丁烯二酸酐的共聚物(CPVC-g-M AH),并用FT-IR、1H-NM R对产物进行表征;同时还讨论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以及膨润时间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溴化丁基橡胶(BIIR)的分子结构角度研究了混炼温度对溴化丁基橡胶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混炼温度的增加,BIIR的焦烧时间先缩短后延长,硫化速率先加快后减慢,扯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邵尔A硬度、定伸应力和交联密度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混炼温度的升高,硫化胶的损耗因子先减小后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先升高后下降,BIIR分子链的仲位烯丙基溴向伯位烯丙基溴转化,且溴化氢脱除反应加剧。  相似文献   
7.
孙艳妮  张润鑫  冯莺  赵季若 《材料工程》2006,(Z1):124-127,131
以三氯化铝(AlCl3)作催化剂,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S)悬浮在氯仿(CHCl3)溶液中,通过亲电加成反应,对MWNTS进行了侧壁化学修饰,并对化学修饰后的MWNTS作了红外光谱的分析.分别采用机械共混法和溶液共沉淀法制备了CPE/CNTs复合材料,对CPE/CNTs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性能及流变性能的测试,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CPE/CNTs复合材料拉伸断面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CPE/CNT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碳纳米管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碳纳米管的加入量为5份时,其拉伸强度最大,与纯氯化聚乙烯的拉伸强度相比,提高了75%;化学修饰后的碳纳米管在氯化聚乙烯基体中有了较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CPE/CNTs复合材料的表观粘度随碳纳米管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
以固相法氯化聚乙烯(CPE)改性聚氯乙烯(PVC)为研究对象,讨论了CPE的用量、CPE中的氯含量、CPE的氯化温度及氯化方法对改性PVC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PE中氯含量为27%~44%用量在10~14份范围增韧PVC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固相氯化法所得CPE对PVC改性提高了冲击强度,而拉伸强度下降较少。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固相搅拌式方法,氯气作为引发剂,在加热的情况下合成了聚氯乙烯(PVC)、丙烯酸丁酯(BA)的氯化原位接枝共聚产物(CPVC-g-BA)。用IR、1H-RN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PVC氯化原位接枝BA反应的可行性,以GPC等数据讨论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当加入20份BA,反应温度为120℃时,反应100 m in,接枝率达1.07%。  相似文献   
10.
李俊源  赵季若冯莺 《塑料工业》2007,35(B06):144-146,149
以氯气为引发剂,采用气-固相方法在加热条件下合成聚氯乙烯(PVC)、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的氯化原位接枝共聚产物(PVC—cg-nEA)。用IR、GPC、DSC等对氯化原位接枝共聚产物进行表征;初步探索产物的流变性能;讨论了单体加入量、反应温度、膨润时间等不同合成条件对产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体加入量10份,反应温度120℃,膨润时间24h,接枝共聚产物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