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井底流动情况复杂,永久式井下压力计数据常含有不同程度噪声,使划分生产阶段的工作量巨大且困难,直接影响地层参数解释结果的准确性。分别在数据中加入方差为0.005和0.010的高斯白噪声,对比分析小波模极值方法和基于滤波器的分步卷积方法识别永久式压力数据生产阶段突变点过程中对噪声的敏感程度,探索生产阶段噪声敏感性较小的识别方法。结果表明,小波模极值方法错误识别概率较高,对噪声比较敏感,在划分生产阶段前需要进行数据降噪处理和优选小波类型及判断阈值;而改进的分步滤波卷积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识别不同生产阶段,并且对噪声的敏感性小,不需要窗函数的优选过程,为自动处理庞大的永久式井下压力计数据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油藏动态实时监测与调控是智能化油田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该技术以节约生产成本、最大化油田经济效益为目标,将油藏实时监测、数据分析解释、油藏数值模拟、方案实时优化与生产调控等多项技术集成一体,为制定油田生产预警、开发方案调整、增产增注等措施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动态监测与控制系统组成和现场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3.
油井过早出现水气突破已成为制约水平井高效开发的技术难题。ICD/ICV井下流量控制技术为解决此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该技术是智能井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ICD/ICV技术是基于摩擦、节流机理在油层与井筒之间产生附加压降,以此平衡油藏中的入流剖面,起到延缓水突破、控水增油的目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ICD/ICV的类型、特点以及优化方法和现场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4.
压裂液在水力压裂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其性能将直接影响压裂施工成败和增产效果。本文分析比较了不同压裂液体系的优缺点及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水基压裂液的高压流变特征,指出了纳米材料改善水基压裂液流变性质及其非氧化破胶方法,为提高水基压裂液工作效率及回收再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大气压力下,对取自储层的3种岩芯在100~800℃范围内进行加热处理,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和矿物成分分析手段从微观角度研究加热对岩石矿物成分、岩石内部微裂缝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岩石矿物成分发生变化,部分晶粒结构遭受破坏;在热应力作用下,由于岩石各向异性的热学特性,在岩石内部出现晶间裂缝、晶内裂缝和穿晶裂缝,并逐渐形成一个发育良好的裂缝连通网络,在宏观上导致岩石渗透率的增加.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高温作用下的矿物结构变化以及裂缝的发生、发展机理进行了探讨,从微观角度对热处理岩石导致渗透率增加的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对热处理油层以改善井筒附近地层渗流状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油气系统中,通过技术或设备升级以及改善管理规范和操作程序等手段可以减少甲烷排放。美国的天然气STAR计划推荐了许多业已证实的、有成本效益的甲烷减排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减少甲烷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速度,还能增加天然气产量、降低操作费用、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油藏生产优化理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凯  李阳  姚军  刘均荣  闫霞 《石油学报》2010,31(1):78-83
实现经济高效开发已探明石油资源的途径之一就是立足现有的生产条件,使油藏开发动态实时处于最优状态,这也是智能油田的核心内容之一。将油藏视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以油藏开发生产净现值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求解描述油藏开发生产的数学模型,实时优化油藏的输入输出控制参数,获取最优的生产方案。鉴于油藏生产优化方法是一个复杂的、大规模优化问题,选用了效率较高的梯度优化算法,利用极大值原理计算所需的梯度,再进行线性搜索,进而优化控制变量。油藏实例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最优生产方案符合油田实际情况,为智能油田体系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岩石热增渗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大气压力下,对取自储层的大量岩心在100~800℃范围内进行加热处理,测量其渗透率和孔隙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岩石渗透率和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存在一个突变温度域;经过高温处理后的岩石,其渗透率和孔隙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达到800℃时渗透率可增大2个数量级,孔隙度可提高数倍。根据这些实验结果,从岩石孔隙结构特点、岩石矿物脱水破坏、热应力集中、化学键断裂、应力松弛等理论出发,对岩石热增渗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流动电位经典理论及各参数经验公式建立流动电位耦合系数与温度、溶液浓度的关系以及与填砂颗粒之间的关系式,并对各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有机填砂管模型对不同浓度NaC1溶液通过不同尺寸石英砂的流动电位耦合系数进行测量.流动电位耦合系数随填砂颗粒的增大而缓慢增大,随盐水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理论公式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拟合较好,高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表面导电效应可以忽略.该研究对预测地层条件下油藏流动电位效应变化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岩石热开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大量岩心的实验结果表明,岩心经过高温热处理后,其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且这些变化存在一定的温度界限,不同类型的岩心具有不同的温度界限。从这些实验结果出发,对影响岩石热开裂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