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6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微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刘德峥 《化工进展》2002,21(7):466-470
综述了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微粒的研究现状,并对微乳液的配制及制备中影响纳米微粒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型耐水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的制备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刘德峥 《粘接》2001,22(4):11-12
通过对乳化稳定剂聚乙烯醇缩醛化,以及用醋酸乙烯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共聚和加入松香改性树脂相结合的方法,制得新型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经实验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m(醋酸乙烯酯):m(松香改性树脂);m(甲基丙烯酸甲酯)=1.0:0.12:0.06,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4h,实验结果表明:该胶粘剂粘接强度和耐水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酸丁酯 ( BA)、丙烯酸乙酯 ( EA)、含氢聚甲基硅氧烷 ( PHMS)、甲基丙烯酸甲酯 ( MMA)、丙烯腈( AN)为主单体 ,丙烯酸 ( AA)等为功能单体 ,N 羟甲基丙烯酰胺 ( NMA)等为交联剂 ,采用种子乳液共聚法制备了自交联织物涂层剂。经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 :m( BA) / m( EA) / m( PHMS) / m( MMA) / m( AN) =6 .8/0 .5 / 0 .7/ 1 .2 / 0 .8,AA、交联剂、乳化剂和引发剂的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 3%、4 %、4 %和 0 .3% ,种子和外壳的反应温度分别为 78℃和 82℃ ,反应时间分别为 4 h和 6 h。应用实验结果表明 ,乳液胶膜拉伸强度可达2 .1 3MPa,涂层织物抗静水压可达 6 .85 k Pa,透湿量 ( 2 4 h)达 5 6 1 5 g/ m2。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油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聚乙烯醇的缩醛化 ,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研制了有机硅油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在实验条件为m (醋酸乙烯 )∶m (硅油 ) =1.0∶0 .0 81,胶核和外壳的反应温度分别为 70℃和 75℃ ,反应时间分别为 1.5h和 4h情况下 ,改性后的PVAc乳液与普通乳液相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成膜性、抗冻性、抗水性和抗蠕变性。乳液在 - 8~ - 5℃不冻结 ,胶膜吸水率由 30 .2 2 %下降到 10 .4 4 %。  相似文献   
5.
刘德峥 《现代化工》2002,22(5):34-36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乳化剂、单体的投料方式及配比对乳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得到了含氢聚硅氧烷/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PHMS/BA/St/MMA/MAA)共聚物复合乳液,乳液性能稳定,该乳液所制得的胶膜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羟基硅油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羟基硅油改性苯丙乳液的聚合工艺条件,并对其性能及涂膜的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阴离子型乳化剂SDBS与非离子型乳化剂OP-10并用的复合乳化剂及过硫酸铵/硫酸亚铁/雕白粉氧化还原引发剂,m(BA):m(St):m(硅油)为45:44:11。反应温度为65~70℃,反应时间为4~5h,改性后的乳液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水性均达到要求;用此乳液配制的乳胶涂料的耐水性、耐碱性、耐擦洗性和耐候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核壳型丙烯酸酯乳胶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丙烯酸下酯、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主单体,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通过对单体配比和乳化剂用量的选择,得到了一种粘度适当、稳定性良好的乳胶,并进一步考察了涂层的附着力、硬度和抗水性。结果表明,该胶可以满足多种类型乳胶涂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与丙烯酸为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自交联织物涂层剂。经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m(丙烯酸丁酯):m(丙烯酸乙酯):m(甲基丙烯酸甲酯):m(丙烯腈)=7.0∶1.0∶1.2∶0.8,丙烯酸、交联剂、乳化剂和引发剂的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2.5%、3.5%、4.0%和0.3%,种子和外壳的反应温度分别为80℃和85℃,反应时间为3小时和6小时。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乳液膜拉伸强度可达2.21MPa,涂层织物耐静水压可达5.1KPa。  相似文献   
9.
刘德峥 《化学与粘合》2001,(4):176-177,180
以丙烯酸酯类为单体,采用复合乳化剂和预乳化方法合成了自交联织物涂层剂,讨论了乳化剂,预乳化和交联剂等对涂层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型PVAc乳液粘合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缩醛化的聚乙烯醇作稳定剂和乳化剂复配,用种子乳液共聚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粘合剂,研究了乳溢的性能,并与聚乙酸乙烯酯(PVAc)乳液粘合剂作了比较。实验确定的优化条件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的质量比为1.0:0.033:0.011:0.067,种子乳液和胶壳的聚合反应温度分别为72℃和80℃,反应时间分别为2.5h和5.5h。所得产物在-5-3℃时不冻结,贮存保质期达657d。用作木材粘合剂,木块在沸水中不开胶时间达90.8min,湿态剪切强度达2.45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