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我国页岩油资源丰富,但勘探开发起步晚,针对全球主要国家页岩油资源分布与开发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对我国开发页岩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针对全球主要页岩油生产国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开展系统研究,总结各个国家的资源分布和勘探开发现状,研究了各国页岩油成功开发的技术手段和鼓励政策,并与我国进行对比,进而提出我国页岩油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2.
碳酸盐岩地层中存在由基质孔隙和次生孔隙组成的双孔隙结构,次生孔隙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和运输通道,准确计算次生孔隙度值有利于储层有效性评价。利用高斯函数拟合法、Newberry方法和判别式截止值选择法计算了电成像测井孔隙度谱的截止值,并利用截止值计算了储层的次生孔隙度。发现在碳酸盐岩地层中次生孔隙度高的储层对油气产量的贡献大于次生孔隙度低的储层对油气产量的贡献。3种方法在稳定性和准确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稳定性方面,Newberry方法和判别式截止值选择法的稳定性要好于高斯函数拟合法;准确性方面,高斯函数拟合法的准确性要高于Newberry方法和判别式截止值选择法。  相似文献   
3.
常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无法充分利用宽方位地震数据所包含的方位角信息.针对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某区块的实际宽方位地震数据,基于全方位偏移成像技术,利用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对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的小断裂进行了精细成像,并将偏移道集、成果剖面和地震相干属性与OVT技术的偏移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同时,对全方位倾角道集进行了绕射波分离...  相似文献   
4.
碳酸盐岩储层中发育的缝洞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缝洞充填物影响着储层的渗流能力和储集能力,碳酸盐岩储层中裂缝及缝洞充填物的识别对于此类储层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对裂缝和缝洞充填物的响应特性,提出综合应用粒子群算法(PSO)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裂缝及缝洞充填物识别方法 (PSO-LSSVM),并将该方法和BP神经网络分别应用于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及缝洞充填物的识别。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识别结果,PSO-LSSVM的识别效果比BP神经网络好。利用PSO-LSSVM方法得到的识别结果与FMI电成像测井图像及岩心资料得到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