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1.
不同摩尔配比(100/0、80/20、50/50、20/80、0/100)的十一烯酸乙酯,乙烯基咔唑与含氢聚硅氧烷通过硅氢加成反应进行了接枝。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该类聚合物的相结构,当两接枝单体配比相差较大时,含量小的一相为分散相,含量多的一相为连续相;当两者的配比相近时,两相均为连续相。用扭辨仪测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该类聚合物的Tg随乙烯基咔唑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由于乙烯咔唑反应不完全,纯乙烯基咔  相似文献   
2.
胡友良  吕英莹 《石油化工》2004,33(Z1):512-516
简述了配位聚合反应催化剂的发展和聚合反应新方法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自Zei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到非茂过渡金属催化剂用于乙烯、丙烯、苯乙烯等烯烃的配位聚合的发展.进一步论述了配位聚合反应新方法的开发和利用,在配位聚合反应的基础之上如何在聚烯烃的主链上引入功能基团,制备功能化聚烯烃接枝、嵌段共聚物,提高聚烯烃的极性,拓宽聚烯烃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从构成催化剂体系的金属中心原子出发.介绍了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体系的主催化剂组分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研究动态。重点讨论了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发展过程中典型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和催化聚合性能,包括典型的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金属催化剂。其中,以第ⅣB族过渡金属为中心的催化剂种类和数量最多。占据了整个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绝大部分,并且对我国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LLDPE的发展现状和技术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催化剂和聚合工艺的发展出发,概述了生产LLDPE的现状,介绍了原位共聚制备LLDPE的先进技术,特别指出用最新发展起来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组成的双功能催化体系生产LLDPE是一个很好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
吕英莹  胡友良 《化工进展》2005,24(8):825-832
介绍了功能化聚烯烃的合成方法和应用情况。根据功能化聚烯烃上的功能基团的位置和数量,将功能化聚烯烃的合成方法分为三类,并分别进行了讨论,认为利用反应性基团与烯烃共聚合,然后功能化改性,是目前制备功能化聚烯烃最有效的方法。最后概述了功能化聚烯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