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原油与CO2驱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CO2驱的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综述的基础上,利用这些方法对原油与CO2最小混相压力进行预测,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MMP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所选的11种预测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中,Silva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可用于预测原油与CO2最小混相压力,其次为PRIⅠ方法,误差为16.19%。其它方法误差均超过23.05%。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地质条件复杂、油藏埋藏深、产能差异大等带来的区块优选难度大、开发区块接替难、开发经济效益差等油田开发实际矛盾,开展了复杂断块油藏区块分类方法优选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优选储层评价参数,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建立判断矩阵,开展区块分类优选;运用经济评价法,结合开发概念设计及不同开发模式下开发经济界限研究,开展区块开发经济性评价分类。综合形成了复杂断块油藏区块分类优选方法,为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储量评价及开发部署指明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岩心流动等实验,分析了杏南开发区表外储层压力敏感性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率损失主要发生在净围压增大的初期阶段,净围压达到35MPa时,渗透率损失为25.09%~61.98%,属于弱一中等偏强压力敏感性。净围压减小,岩样渗透率增加,但渗透率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压敏所产生的伤害是永久性且不可逆的。因此,在采油时必须适当地控制生产压差,采取注水等措施,避免由于净围压的增大导致渗透率降低,影响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岩心流动等实验,分析了杏南开发区表外储层的敏感性及产生敏感性的原因。结果表明,表外储层呈中等偏弱~中等偏强水敏;对HCI呈中等偏弱酸敏;中等偏弱速敏,临界流速大于11.95m/d;中等偏弱碱敏,临界pH值为7.5。储层泥质含量高是造成敏感性的主要原因,建议注水开发及作业时进行工作液的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