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从现有的国产碳分子筛产品获得适用于含氢气体净化(除去CO_2等杂质)的碳分子筛改性品种,研究了HNO_3处理和CO_2处理两种扩孔方法。通过液相尺码法测微孔体积和流动法测吸附分离系数及吸附等温线,考察了扩孔工艺条件对碳分子筛微孔结构和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扩孔处理条件。对HNO_3扩孔的碳分子筛的动态吸附性能进行了初步考察,并与未扩孔的碳分子筛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适宜条件下扩孔的碳分子筛可用于含H_2气体中CO_2的吸附分离。实验结果和结论还可供进一步研究扩孔碳分子筛对其它组分的吸附性能和生产部门制备用于含H_2气体净化的碳分子筛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EDTA作为NaY沸石的脱铝剂,制备出具有不同硅铝比的脱铝NaY沸石。考察了EDTA的加入量和pH对脱铝程度的影响。测定了脱铝沸石样品的IR吸收光谱、Cu~( )离子交换度和对水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在pH=1~2条件下脱铝程度是与加入的EDTA量成线性关系,可根据需要控制脱铝NaY沸石的硅铝比。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中温变换催化剂原料(特别是铬酸酐)供应紧张,变废为宝,节省外汇,充分利用资源和避免废触媒堆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了“废中温变换催化剂回收利用的研究”。进行了酸溶工艺的研究。试验了酸溶的温度、酸浓度、酸量等因素,找到了溶出率高而能防止结疤的较合适的工艺条件和渣泥处理方法,解决了铬铁比的问题,使重行制备新催化剂时不需要补加铬,铬和铁的总溶出率可达99%.研究了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活性物料的工艺。探索了影响催化剂强度的因素,从内因(物相等)和外因(加工成型工艺)两个方面进行了提高催化剂强度的试验。虽然几种方法都制得活性、耐热性和强度达到 B106型部颁标准的催化剂,但从质量稳定和可以不经预煅烧、避免预煅烧物料对打片机的严重磨损考虑,推荐:铁铬液用铁屑还原、调整铁比(Fe~(2 )/Fe~(3 )比)、制备以 Fe_3O_4和γ—Fe_O_3混合物为主物相的催化剂的工艺,这种工艺制得的催化剂成品的性能(批量200 kg)如下:550℃耐热后的 CO 转化率 93—94%(400℃,空速500 hr~(-1),汽/气=2.0)550℃耐热后的强度(正压)150—167 kg/cm~2抗沸水试验(10粒,沸煮十分钟)无破裂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将数量制粕法应用於竹材纸粕之初步研究报告,试以二级碱法及二级硫酸盐法蒸解老竹,发现后者竟较前者更宜於竹材,所得硫酸盐竹粕,经漂白后色泽较碱粕为佳,再试以三级硫酸盐法,先以水於微压下(115℃)蒸煮一小时,次於120℃时以1%蒸解剂(NaOH:Na_2S=2:1)稀溶液预行蒸解两小时,最后以5%蒸解剂溶液蒸解三小时,结果可得洁白之纸粕,对於所用数量竹料均极相宜.第三级蒸解之最宜情况,经试验结果,以在160℃时用5%蒸解剂溶液(NaOH:Na_2S=2:1)蒸解3(1/2)小时之成绩为最佳,所得纸粕色泽既白,且漂剂消耗量亦低.作者曾将竹材皮层与心材剥离,分别以三级硫酸盐法蒸解,证明两者所得纸粕,就色泽及漂剂消耗量而言,大致相同,指示前人理论,谓老竹皮层中含有高分子胶质,纸粕不易漂白,似属不确.本试验仅用三种不同地区所产之竹为原料,故三级硫酸盐法是否适用於所有国产竹材,及其最宜蒸解情观是否完全相同,犹待於将来之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普遍化积分变换的方法求解了不同颗粒形状的理论双孔吸附动力学模型,讨论了它们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颗粒形状的吸附剂,其吸附动力学有较大的差别,微孔扩散受粗孔扩散的影响明显。运用本文结果,对NH_3在天然丝光沸石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进行了拟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流动重量法测定了氨在岱石口天然丝光沸石(ONM)及其两种化学处理样品——酸处理样品〔HNM(A)〕铵型沸石焙烧脱氨而得的脱阳离子型沸石(HNM)——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与ONM相比,氨在HNM和HNM(A)上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均有所改善,且以HNM的吸附动力学特性为最佳.测定了40℃下氨在HNM上的吸附等温线,并用Dubinin方程进行了拟合;考察了按交换度、铵型沸石焙烧脱氨的温度和时间对氨在HNM上的吸附动力学影响;用氨程序升温脱附法(TPD)测定了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得HNM的表面酸度,表明ONM改造成HNM后强酸中心增强.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吸附质在天然沸石中的吸附速率,将天然沸石先经粉碎、成型以改造其孔结构,然后考察孔结构改造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用石英弹簧装置流动法测定了氨在缙云岱石口天然丝光沸石原矿和经孔结构改造的试样上的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数据,计算了活化能和吸附热。原矿由单孔型改造成双孔型结构后,加快了吸附质在吸附剂内的扩散过程和吸附速率,且吸附剂的颗粒越大,吸附速率增大的倍数也越大。研究了成型前晶粒大小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减小成型前晶粒的尺寸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与孔扩散机理有关,应从绝对吸附速率的影响和粉碎所需的动力消耗来选择适宜的成型前晶体的粒度。判明了实验所用二种大小颗粒的内扩散控制机理。应用Lee氏双孔模型来处理吸附动力学数据,关联数据的平均误差仅为单孔模型的1/3,但模型的物理意义尚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了有关催化剂强度的理论。着重探讨了影响催化剂强度的各因素,如粒子间的结合力、空隙率和紧密度、粒子间的接触点数、粒度和粒度分布、内应力和相变等。结合关于催化剂强度的理论分析和作者关于 CO高温变换催化剂的试验结果,提出了关于提高催化剂强度的可能途径,作者以沉淀法催化剂为基础,通过试验,探讨了中和沉淀过程和加工成型过程的工艺条件对强度的影响,提出了从生产工艺上提高催化剂机械强度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快吸附质在天然沸石中的吸附速率,考察了孔结构改造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判明了实验所用两种大小颗粒的内扩散控制机理。应用Lee氏双孔模型处理吸附动力学数据,关联数据的平均误差是单孔模型的1/3。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完了经处理后的丝光沸石对湿氯气吸附干燥的特性。测定了水与氯气双组份的吸附等温线和分离系数;考察了气速、温度等因素对动态吸附及脱附过程的影响,并初步考察了该吸附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可用于湿氯气的深度干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