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机组设备一定的条件下,优化运行参数是降低供电煤耗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单元发电机组现状进行试验和分析研究,完成了与机组分散控制系统集成的运行优化控制和指导系统,通过不断优化参数即减少机组运行中的可控损失,使机组始终处于相对经济的状态下运行,证明了单元发电机组在不进行设备改造的情况下,通过运行调整,也能够达到明显降低供电煤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致密砂岩、碳酸盐岩气藏等多以低孔低渗储层为主,孔隙成因和类型复杂多样,孔隙度及渗透率对地震弹性模量和速度产生重要影响,为含气性预测带来很大困难。针对低孔低渗复杂孔隙介质,借助孔隙结构表征及地震岩石物理分析,评价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及孔隙流体分布的非均匀性对地震波速度的影响,揭示低孔低渗储层中地震波速度随物性、含流体性的变化规律。修正White模型描述低孔低渗储层地震频段纵波速度随含气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低孔低渗储层含气饱和度定量预测模板,推动地震定量解释技术研发。研究成果在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层含气饱和度地震定量预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地震勘探是探测地下油气资源的重要方法之一,利用人工地震剖面数据多种特征识别储层结构、岩性、物性等是地球物理勘探的关键问题。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对地震数据进行降维和信号特征编码成为快速处理和分析地震资料的重要方向。由于手工标记拾取地震数据特征耗时费力、效率不高,而且不同人员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解释结果,为此,基于地震剖面数据与人类指纹之间存在的相似性特征,提出了地震数据指纹特征点提取和自动标签化方法。该方法通过识别地震剖面数据间断、分叉等特征点,从海量地震剖面数据中提取存储量小、信息丰富的指纹特征点,并实现指纹特征点阵列(dactylogram minutiae array, DMA)编码算法。实际三维地震数据体处理结果表明,指纹特征点和DMA编码可以将数据存储量降低2个数量级,同时,编码本身包含特征点位置、方位角等信息,能够将编码从一维字符串恢复为二维特征点矩阵,并重构出地震剖面的特征点分布。勘探区域地下结构和含油气情况决定了地震数据指纹特征点的分布,因此特征点具有唯一性特点。利用指纹特征点匹配算法可以在三维数据体中自动实现相似特征的标签化,为深度学习提供大量训练数据集合。基于指纹特征点识别...  相似文献   
4.
基于微波传输线原理和油水混合流体介电性质,研究了终端短路双线传输线持水率测量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了测量线路端口S参数同介电常数的关系式,在S参数和持水率之间建立了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理论解和电磁场计算数值解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了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对电磁场的影响,对模型内部复杂流体进行了多相流数值模拟,根据模型内部结构对测量灵敏度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测量装置结构参数的方法,使之能够满足高持水率测量准确性和灵敏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孙卫涛 《中国电力》2007,40(10):1-4
在机组设备一定的条件下,优化运行参数是降低供电煤耗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单元发电机组现状进行试验和分析研究,完成了与机组分散控制系统集成的运行优化控制和指导系统,通过不断优化参数即减少机组运行中的可控损失,使机组始终处于相对经济的状态下运行,证明了单元发电机组在不进行设备改造的情况下,通过运行调整,也能够达到明显降低供电煤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发电厂地下供水管道泄漏的发生机理,叙述了各类非开挖修复技术的特点,就焦作电厂应用高密度聚乙烯管进行管道修复进行了介绍。根据发电厂的实际情况,说明了进行管道修复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实践了处于城市建成区以内的地下管线改造和降低改造成本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重油、聚合物和压裂液等非牛顿流体普遍存在于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研究孔隙尺度非牛顿流体流动及其对地震波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Biot理论忽略了流体黏性系数及剪切应力的非线性变化,虽然可用于描述完全饱和固体与经典牛顿流体在波场作用下的相互作用,但是对于非牛顿流体孔隙填充物来说不准确,因此需要研究含非牛顿流体效应的孔隙介质...  相似文献   
8.
致密油气储层普遍面临油气流动性低、产量不稳定的问题,对低孔渗致密储层的渗透率预测是油气勘探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致密储层流体流动的关键机理不清楚,传统孔隙介质流体模型难以为渗透率预测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这些问题均制约了渗透率预测的准确度。针对微纳米尺度的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详细分析了致密储层复杂流体模型的理论基础和适用范围。不同尺度孔隙空间流动参数的数值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Knudsen模型适用于较低压力下微纳米孔隙中的气体流动,对于致密储层油、水等液体或稠密气体来说,Knudsen流动的影响可以忽略;Forchheimer模型适用于孔隙介质中流体速度较高的情况,当致密储层中流体流速较低时,对流动惯性项的修正基本可以忽略。流体模型理论及其适应性分析对于深入理解致密储层复杂流动现象至关重要,研究结果为致密储层渗透率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