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泊松阻抗及其在平湖砂岩气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阻抗和泊松比等属性的交会分析来描述不同的岩石和流体类型,正日益成为常用研究方法。本文尝试将泊松阻抗属性用于油气检测。泊松阻抗被定义为泊松速度与密度的乘积,泊松速度与地震波的纵、横波速度(或泊松比)有关,因此泊松阻抗综合了泊松比和密度两种属性的特点,在检测气砂岩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对平湖油气田PH9井的应用结果表明,构建的泊松阻抗提高了平湖组下部水砂岩和气砂岩的分辨能力;同时在弹性阻抗反演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泊松阻抗在剖面上对气层的识别能力,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中原油田不断开拓创新,锻造品牌,持续提升千万吨级油气田高质量发展引领力。多年来,中原油田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把品牌建设与生产经营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突出重点、创新举措,着力打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原普光、中原气服、中原服务、中原文化、中原党建"五大品牌",巩固和提升了油田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木桶理论:元意、新解与博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演绎了木桶理论的9种新版本;运用博弈论对元木桶理论进行了评价,并初步提出了“加长长板”与“弥补短板”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胜利地质科学研究院始终坚持抓科研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科研生产出发不动摇。探索实施党委工作方针目标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使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江西东乡铜矿是我国发现历史时期较早的中型铜矿矿山,现阶段经过长期的开采与应用,江西东山铜矿的矿产资源已经逐渐开发殆尽,因此结合江西东乡铜矿的地质矿产特征以及成矿规律,找出该地区的隐伏矿床,进一步扩大江西东乡铜矿的矿产开发规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前人对于江西东乡铜矿的矿产地质特征和相关勘测数据进行研究,进一步针对江西东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实践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地区成矿的矿岩以斑岩型铜矿为主,现阶段已经成为了赣东北斑岩铜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地区的花岗岩闪长斑岩小岩体以及深部隐伏斑岩体出现了连续连接的状态,为该地区的找矿提供了有效的指导途径,是该矿区成矿的主要形成条件,因此基于此条件进行江西东乡铜矿的地质特征和进一步找矿分析,为解决江西东乡铜矿的矿产资源危机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演绎了木桶理论的9种新版本;运用博弈论对元木桶理论进行了评价,并初步提出了"加长长板"与"弥补短板"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7.
我们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有职工1372名,其中干部931名,35岁以下的青年干部有563名,占干部总数的60.5%;1985年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有461名,占青年干部总数的81.9%。针对这一实际,几年来,我们根据油田生产建设和科研生产的需要,坚持把培养跨世纪人才作为一项系统工  相似文献   
8.
渗透率合成在石油储量计算、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油藏数值模拟等油藏工程研究中经常遇到,主要包括垂向上不同层段渗透率的合成以及沿渗流方向不同渗透率带渗透率的合成。根据达西定律,结合建立的渗流模型,经数学推导,得到两类渗透率的合成公式。其中,垂向上不同层段渗透率的合成公式与前人文献中一致;而沿渗流方向不同渗透率带的合成公式与前人有较大差别。经实测数据检验,用新推导的公式计算所得的结果误差为0.28%~53.5%,基本上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
银山矿床的形成多与燕山期第二阶段轻微的次火山岩具有非常密切的时空特征和物质组成关系,次火山岩大多来自于深部隐伏岩体的岩浆分异流体和溶体产物。至于产物形成的特殊性,且分布特征也具有多中心、对称性、叠加性和定向性。本文为了进一步探究银山矿成矿作用的时空特征和矿成因,进一步研究银山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空分布特征和成矿原因。  相似文献   
10.
埕北11油藏精细动态描述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埕北11油藏是胜利油区海上埕岛油田的主要开发单元,由于井少,井点数据无法满足油藏精细描述的需要。在划分沉积时间单元的基础上,以沉积微相为约束条件,利用井点数据形成13个沉积单元的静态参数场,建立全油藏整体地质模型,精确评价储量;通过精细动态历史拟合,评价油藏水体能量,按产能系数和相对采出程度评价13个沉积单元的开采程度;评价各沉积单元的剩余油储量,设计调整挖潜方案。对设计的2个方案的挖潜效果进行预测,并提出单寸实施不同生产方式的最佳时机。现场根据研究结果实施的开发调整效果良好,表明油藏精细动态描述是可靠的。图3参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