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19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order to solve the citrus peel resource waste problem and minimize the drawbacks of chemical extraction of pectin, a protopectinase-overproducing strain CD-01 for pectin production was isolated from a pit soil dumped with perished orange in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of China. The strain CD-01 had the same morphology and 28S rRNA gene sequence (FJ184995) as that of Aspergillus niger (ATCC 64028). It was thus identified and named as Aspergillus niger CD-01.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 was optimized based on L9(34)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the variances analy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 for producing pectin is as follows: time 36 h, temperature 35 °C, pH 5, and urea as the nitrogen source.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pectin yield can reach up to 24.5%. This shows a great potential of Aspergillus niger CD-01 in pectin extraction from citrus. Foundation item: Projects(50621063, 50674101)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2.
首先采用小波变换将已有的地震动记录信号以小渡技术的方式精确表示,再用Mallat算法对其进行正交和分解,从而将地震加速度过程的频率区间划分成紧相邻的不同频带;然后通过变化振幅进行调整各频带的频率组成,使调整过的地震动的反应谱能很好地与场地设计反应谱拟合.这符合时程分析法选择地震动的要求,即所选的地震动要拟合设计反应谱.最后采用-数值模拟案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动调整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以为工程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SIFT特征点的双目视觉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结合了SIFF特征点的双目立体视觉定位方法.介绍了对尺度、旋转、视角等变化具有良好鲁棒性的SIFT特征向量,利用SIFT特征向量匹配算法在双目视觉系统采集的左、右图片中分别检测目标、获取匹配的目标SIFT特征点.经过空间匹配点选择、标定点坐标计算等步骤获取左、右图片中具有空间位置一致性的目标标定点,并在摄像机坐标系中恢复目标标定点三维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目标定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对单元测试内容和要求出发,明确了单元测试过程及形成的文档要求,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梳理了单元测试的测试类型的要求,以及对不同重要度等级的软件单元测试覆盖率的要求.从支持的平台、对覆盖率要求的满足情况、实际使用过程3个方面对LDRA TestBed 9.4和C++Test 9.2两款单元测试工具进行了详细的比对分析,并以表格对比的形式,详细的描述了两款测试工具的比对分析结果和数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神经网络参考模型的船舶航向智能自适应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船舶能在不同状态和环境下按所希望的要求改变船舶的航向,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参考模型的船舶航向智能自适应控制算法,利用神经网络建立了参考模型和船舶航向运动的辨识模型。并将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设计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利用神经网络的学习功能对控制器的隶属度函数及推理规则进行修正,以提高其自适应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船舶转向控制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反浮选—冷结晶生产氯化钾工艺是我国青海盐湖独有的生产加工技术,该工艺生产过程中氯化钾收率高、产品颗粒大且易于脱水分离、干燥过程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虹膜识别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虹膜识别是一种非常可靠的身份鉴别方法.在讨论虹膜图像定位、增强等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现有虹膜识别算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虹膜有效区域选择、特征提取及编码匹配的有效方法.在虹膜图像有效区域的选择上,根据虹膜图像自身的生物特点采用一种新的分割方法,使得到的图像纹理信息更充足;在图像的特征提取方面,采用Gabor小波变换,将频率分为2个频段,不同的频段选择不同Gabor尺度参数,并选择适当的位置参数;为解决虹膜图像的旋转对虹膜识别的影响,将获得的虹膜编码进行错位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虹膜识别算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充填材料高碳排放、高成本问题,以“绿色矿山”为理念,选用工业固废电石渣、脱硫石膏和矿渣为胶凝组分,以尾矿砂为骨料制备充填材料。利用X射线(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手段研究充填料水化产物及微观形貌,并开展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重金属固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充填材料凝结时间和流动度均满足矿山充填工程要求,充填体7、28 d抗压强度可达4.6、7.9 MPa,充填体浸出液中Pb、Zn浓度低于规定限值。电石渣内的氢氧化钙提供碱性环境,脱硫石膏提供硫酸根离子,两者对矿渣内的硅铝质原料复合激发,生成以钙矾石和C-A-S-H凝胶为主的水化产物。大量针棒状结构的钙矾石晶体及网状结构的C-A-S-H凝胶相互穿插,并且与尾砂颗粒紧密结合,随着龄期延长,结构更加致密,使充填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轴测图与透视图是射影理论中,两种在二维平面中表达三维空间的制图方式。对于中心投影的透视图研究资料比较丰富,透视图的历史也较为清晰。相比较而言,轴测图的历史和概念都比较模糊。本文试图通过对轴测图历史的梳理,对建筑制图中通常所说的轴测图定义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青海油田稠油凝固点高、易堵塞管线的问题,分析了稠油族组成,考察了温度和加碱量对稠油黏度的影响,评价了高碳醇酯类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以及溶剂对稠油的降凝和降黏效果,并与碱复合测试了其对稠油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碱的加入均可降低稠油黏度,复配降黏剂的质量浓度为600 mg/L时,稠油黏度降至94 m Pa·s,降黏率达8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