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长组8段致密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不均,给油气勘探、注水开发带来一系列的困难.根据镇泾地区延长组的岩心照片观察及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资料研究,对地层的单井及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长组长8段地层具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平均每口井发育裂缝3~6条,裂缝大多为高角度缝或垂直裂缝,其发育...  相似文献   
2.
中东Y油田沥青层塑性强、井壁稳定性差。沥青浸入井筒后降低了钻井效率,制约了该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效率。对比常规碳酸盐岩储层与沥青层特征,并对比分析固态、半固态与液态稠油3种沥青赋存状态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结合岩心、测试资料分析结果,认为典型沥青层黏土含量较高、渗透性较差,具有高自然伽马、低无铀伽马测井响应特征,结合GR—GRKTh交会法可对沥青层进行初步判识。利用偶极声波测井计算的泊松比、纵横波速度比以及波阻抗可有效区分液态稠油与非液态沥青储层。利用测井资料精细处理结果,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对沥青层的成因与分布特点进行探索。沥青层测井评价技术有效解决了研究区沥青层识别与分布问题,为碳酸盐岩油藏开发与钻井工程安全提供了测井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延长组长8 段是姬塬油田开发的主力油层,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储层的平面非 均质性已成为当前勘探开发的制约因素,因此对沉积相展布的精细描述显得非常重要。文中通过物源及 相标志分析,认为延长组长8 段受西北和东北2 个方向物源的控制,经历了三角洲平原向三角洲前缘的 过渡,沉积了纵向上叠置、横向上连片的分流河道砂体。在此基础上,对长81层不同亚相及不同物源控制下的砂体物性进行了对比,得出长81层三角洲平原的砂体物性比三角洲前缘的砂体物性好,受西北物源控制的砂体物性比受东北物源控制的砂体物性好。最后,对长8 段有利储集相带进行了预测,认为姬塬油 田西北方向的储集物性较好,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4.
沉积微相和储集空间类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彭州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采用沉积微相-储集空间类型定性识别与流动层带指数定量划分相结合的方法,优选参数并利用聚类分析将彭州气田雷四上亚段缝洞型碳酸盐岩有效储集层划分为4类流动单元,不同类型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具有很好的对应性。用典型岩心的压汞曲线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揭示该方法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Ⅰ类和Ⅱ类流动单元具有相对优质的储渗条件和含气性,是彭州气田雷四上亚段缝洞型碳酸盐岩优质储集层评价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浊积岩成藏条件优越,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接替区.在坳陷型湖盆中寻找浊积岩,在对其特征进行详细认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并总结出浊积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利用实测野外剖面、常规测井、电阻率成像等资料的解释分析方法,对延长组浊积岩及其相关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特征进行了观察总结,结合已知的浊积岩分布规律,认识了延长组浊积岩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该区浊积岩的发育主要受地震、洪水等动力机制的影响,受物源供给、气候条件、斜坡坡度、底形迁移等环境条件的制约,秦岭造山运动间接控制了浊积岩发育的动力机制与环境条件.盆地西南缘长7段与长6段三角洲前缘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中具有浊积岩分布的条件,下一步勘探应该重视华池—庆阳—宁县一带.  相似文献   
6.
DZ油田碳酸盐岩油层属特低孔低渗储层,随着二期1000万吨原油产能建设的纵深推进,迫切需要建立适合于该油田的产能预测模型。前期研究未对X地层做系统压缩校正,因此,测井解释模型及其关键参数不能有效评价储层的产能情况。本论文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压缩校正出发,消除了渗透率实验气体与孔壁的摩擦影响,依据Klinkenberg校正和孔隙结构的影响,对渗透率做了系统校正,确定水平方向的渗透率能真实的反映X地层岩石的渗流特性,借助相渗分析资料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对饱和度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建立了X储层测试油产量与有效累积油气体积和渗透率乘积的含油性综合评价指标的产能预测模型。这为后期完井测试方案提供了技术依据,大幅度提高了X储层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叠覆型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由正向构造转向负向构造中的有利圈闭,在低阻致密储层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油气发现,但低阻致密砂岩储层难以利用沉积微相分析、井间类比分析等方法进行识别与有效评价。通过对低阻致密储层地质与测井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低阻致密储层与常规致密储层的特征差异,研究储层、地层水特征,结合其构造特征,认为在中—高地层水矿化度背景下,孔隙结构复杂、束缚水饱和度偏高是导致气层低阻的主要原因,其分布规律受构造因素控制。利用测井方法对低阻致密储层进行评价时,可先对储层的含气性进行判别,再通过可动水饱和度计算与侵入特征分析等多方法的结合,对地层水的可动性进行分析,并计算储层品质参数,对低阻致密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川西坳陷低阻致密储层测井评价的难题,在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埋深约3000m,储层虽然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却具有较好的储集空间。但物性差别较大,已有的勘探开发成果表明油气富集程度与储层储集物性密切相关,文中利用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储层成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阜三段在成岩早期由于欠压实的存在.原生粒间孔得以很好保存,颗粒接触类型以点.线接触为主。特别是粒度偏粗、杂基含量低的砂岩;欠压实形成之前,大量的斜长石发生溶蚀形成粒间溶孔、铸模孔,异常高压形成之后,成岩体系处于封闭状态,体系内的水岩反应受到抑制,大量次生孔隙得以保存;压力系数大的地区储集物性明显比压力系数小的地区好。因此,异常高压一方面抑制了压实作用的进行,另一方面降低了成岩作用的强度.与沉积微相共同控制着储层的储集物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