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东亚大陆由众多的大陆块和岛弧、海沟沉积物、海底冲积扇和海山等拼凑所组成。印度大陆的碰撞也不外乎是一系列集聚与加积的过程。现在东亚、特别是中国内陆发生了许多地震。要理解这种活动构成成因和变形方式,就必须探讨东亚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进入60年代,对洋底的调查与研究,由于海洋调查船和大洋钻探船不断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而获得飞跃地进步与发展。其结果,使对以前几乎是未知世界——洋底的各种性质了解得更清楚。特别是以从洋底所得到的岩石样品为研究基础的火成岩岩石学最近提出:中央海岭之下的上地幔局部熔融产生了玄武岩质岩浆,其岩浆的活动产生了洋壳的模式。而且,最近检证了各种参数(如:岩浆生成时的温度与压力,海岭扩张速度与局部熔融程度的关系,岩浆活动范围的区段化影响等)而使模式进一步精确化。  相似文献   
3.
根据日法两国共同研究“南太平洋海洋板块形成区解释的STARMER计划”,在北斐济海盆进行潜航调查,1987年调查时,在扩张轴裂谷系的两个采水点发现了锰、甲烷浓度异常,确认了海盆存在海底热液矿;1988年继续调查时,采用深海拖曳电视、声纳搜索进行精细勘查,发现丁白色冒烟处,热水性生物群。参加这次航海的有14名研究者,利用深海潜水器  相似文献   
4.
<正> 70年代后半期,利用潜水器在东太平洋海隆潜航,发现了从“烟囱”极佳喷出富含金属的热液姿态及其周围的特殊生物群,已成为发现海底新矿物资源的重大话题;最近,不仅在中央海岭系,且相继在冲绳海槽、裴济海盆、马利亚纳海槽等西太平洋和日本近海的弧后海盆也发现了海底热液矿床。特别是在具有陆壳性质的冲绳海槽中的伊是名海穴发现了热液矿床,是至今地质年代里唯一所见的黑矿矿床,对现代地质学具重要意义,在日本200海里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