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井壁稳定性问题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壁稳定性问题是石油钻井工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利用测井资料研究井壁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测井评价方法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了论述,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注水井配水系统设计中的复杂问题,制定了配水工具智能化排布的计算机算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把该软件应用到克拉玛依油田某口注水井中,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3.
注水井配水工具智能排布软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为了提高地层能量通常采用注水的方法来实现。在注水时,井下配水工具只有较好地对准各自指定层位,才能起到良好的注水效果。由于油管的长度不等,而配水工具又都是通过油管使之下到井内的,这样一来,如果选用的油管组合不合理,那么就很难使得配水工具下放位置满足要求。针对这个最优组合问题给出了实现注水井配水工具智能化排布的计算机算法,并结合克拉玛依油田某口注水井,对所开发的相应软件进行应用,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戴爱国  刘刚  朱忠喜  张迎进 《断块油气田》2005,12(1):65-67,i005
钻井液的性能对钻井速度、井壁质量、固井质量及钻井泵等水力机械的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欠平衡钻井对钻井液有着比普通钻井更高的要求,钻井液多相分离技术乃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多相分离的主要方法及其进展情况,并指出当前旋流分离技术是钻井液多相分离的最理想方式,同时也探讨了钻井液分离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钻杆加厚过渡区的内过渡半径(R)及内锥体(Miu)过小,导致表面应力高度集中,引发该区域疲劳失效严重,大大缩短了钻具的使用寿命。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构件的表面应力分布,分析不同的Miu和R对表面应力的影响,优选钻杆过渡区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6.
空气钻井中的压力及注气量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运用流体力学知识对空气钻井中影响井底压力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影响环空压力的主要因素、钻头水眼气体流速、最优气体注入量等问题,给出了相关的计算公式和方法,为空气钻井设计提供了必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罗伟  张迎进 《河南石油》2007,21(4):66-68
鄂尔多斯盆地钻具失效问题普遍存在,据统计,2002年至2005年5月华北石油局在该地区钻具失效就高达152次,给油田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根据钻具失效类型,从地层、钻井参数、井径扩大率以及地层水成分等方面分析了钻具失效因素,并提出分区块优选钻井参数,控制腐蚀等措施,这些措施在现场应用后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控制了该地区钻具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8.
井口回压和注气量对井底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忠喜  张迎进 《钻采工艺》2007,30(5):11-12,16
以多相流理论和欠平衡钻井基本原理为基础,研究了充气钻井压力控制问题,建立适合充气欠平衡钻井的物理模型,同时给出了井筒压力计算的多相流理论模型和数值求解方法。结合现场资料计算了充气钻井时井底压力随井口回压和注气量的变化而改变的情况,并对其变化形式进行了解释。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为进行合理的欠压值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指导和实施欠平衡钻井作业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钻井泵开启和关闭瞬时水击压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瞬变流理论对开启和关闭钻井泵过程中井筒内产生的水击压力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特征线法对井筒水击压力进行数值求解的过程,并结合常规钻井时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开启或关闭钻井泵时,钻井泵的流量增大或减小到一个稳定值都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越长,产生的水击压力越小.这对现场钻井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Estreito油田位于巴西东北部地区 ,该油田于 1982年被发现 ,已经钻有70 0多口井。Estreito油田产油层浅 ,地质疏松 ,需要周详设计、实施钻井方案。用欠平衡方法在地质疏松的浅层油藏中成功地钻成 4口水平井。另外 ,一种新式紧凑型立式气 /液分离器首次现场试验 ,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