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长庆气区采气四厂开展了3口6″小井眼丛式井钻井完井攻关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小井眼丛式井钻完井工艺技术,为苏里格气田进一步降低开发成本,优化开发方案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结合2011年采气四厂苏6区块开展的三口小井眼钻井(完井)攻关实验,从先期的井身结构优化及钻井(完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配套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解决了小井眼钻井(完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达到了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苏里格气田东区储层非均质性强,开展针对性评价需要大量不稳定试井测试,由于常规不稳定试井方法成本高、操作风险大、影响气田生产等原因,导致不能广泛应用。本文探讨利用高精度电子存储式压力计录取的关井套压恢复数据,按照一定方法折算后进行不稳定试井解释。意在通过该方法开辟不稳定试井解释新途径,为储层评价、改造模式优化等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AVO正演模拟分析通常采用固定的岩石物理模型参数,而在实际勘探过程中不同岩石物理参数存在一定重叠,致使正演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以苏里格气田测井数据为基础,采用概率、信息熵等方法表征岩石物理参数的不确定性,基于典型的岩性反射界面,分析不同反射界面上下层介质纵波速度比、横波速度比、密度比对正演模拟结果的影响,通过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方法(MCMC)开展不同岩性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和AVO属性响应特征的模拟,并采用信息熵估计AVO分析中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概率密度和信息熵在不同岩性的岩石物理参数上具有差异性,但是不同岩性之间存在交叉现象,增强了岩性识别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多解性;AVO响应特征表明上下层介质岩石物理参数的变化和下层介质含气性的不同导致AVO反射系数具有不同的响应,且随着下层介质含气饱和度的增加,AVO属性表现“双负”特征,即负截距和负梯度。通过统计学手段解析AVO正演模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可以为储层预测提供有效的先验认识,从而降低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风险。  相似文献   
4.
苏里格气田东区马五4以上为主的下古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了新层系突破,揭示出有良好的天然气开发前景。针对苏里格气田东区马五4有效开发的技术难点,运用气藏地质和气藏工程方法,以及利用苏东地区所取岩芯开展单井详细系统的测试化验分析,摸清马五5段地质特征,制定合理有效的开发技术政策,对指导苏里格地区下古生界气藏的进一步开发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物质平衡方法需要连续间断性地关井测量地层压力,当关井时间不够时,需要压力恢复数据进行外推和校正,而关井测试会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本文提到的流动物质平衡方法不需要关井,只需使用日产气量和井底流动压力数据,通过公式或者简单的反复预估的方法,即可将井底流动压力转化为平均储层压力,通过绘制流动视压力和累计产气量关系曲线,将通过流动视压力数据的直线平移于原始地层视压力,即可确定气井控制的原始地质储量。本文将该方法扩展到井口套压和变产量的情况,并提出气井流动物质平衡方法的一般性运用步骤。通过实例计算分析,此方法主要特点是可以实现不关井确定气井控制原始地质储量和初步评价气井视地层压力。  相似文献   
6.
7.
2011年集气站数字化改造后,分离器、闪蒸分液罐排污系统由原来的电动球阀加旁通排污全部改为疏水阀加电动球阀旁通排污,2011年7月运行以来疏水阀排污装置"多次少量"的排污方式有效避免了电动球阀排液流速过快和装置备件更换频繁等情况,本文针对疏水阀装置的现场使用进行应用分析评价,同时提出工艺流程、现场管理等可改进建议,为下步使用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苏东区块位于苏里格气田东部投入开发已有7年,伴随开发的不断深入,区块产水已成为制约产能发挥的主要因素。针对苏东区块生产井产水量无法计量、水样无法获取的现状,利用区块所辖集气站的产水计量结果及水样化学分析特征,对区块的产水规律及气井产水类型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了区块产出水判识标准。研究表明:苏东区块水气比从南向北逐渐升高,总体上区块北部水气比大于南部;区块产出水主要为地层水,伴有少量的入井液及凝析液。  相似文献   
9.
苏X区块气井投产时间长、单井产量低、积液井日渐增多,管理难度加大。而间歇制度是一种依靠气井自身能量恢复而达到携液、复产的目的,因具备易操作性、经济性,在气井生产后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稳产、增产措施。但目前间歇制度往往依据经验制定,缺乏理论依据。针对此,通过分析气井在关井阶段井口压力的动态特征,分别研讨了关井存在油套压差与不存在油套压差两种情况下的开井时机;通过定义间歇井生产周期,以单井平均日产气量最大化的目的为导向,明晰了合理的关井时机的确定。在合理的间歇制度下不断提高间歇井管理效率,有效发挥低产低效井产能。  相似文献   
10.
召10区块原设计井网密度较小,并且由于滚动开发及集中建产,目前井网分布极不均衡。为提高区块开发效果,在新的地质及动态特征认识基础上,采用气藏工程、数值模拟、经济评价等多种方法对原有井网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未布井区域,直井井网密度可调整为3.33口/km2,相应井排距为500 m×600 m;在目前600 m×800 m井网模式下直接进行规则加密虽可一定程度提高气藏采收率,但经济不可行。直井垂向储量动用具有优势,水平井平面储量动用程度更高,并且水平井可有效提高单井产量,因此区块最终可采用直井+水平井混合井网,此井网可使区块采收率提高到4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