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23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
研究了乙醇与环氧丙烷(PO)在固体碱催化剂MAF存在下非均相合成丙二醇单乙醚的过程。在反应温度为120~130℃,w(催化剂)=0.5%~1.0%,乙醇与PO的摩尔比为(4~6):1的条件下,PO的转化率为98%,丙二醇单乙醚的选择性高于92%,收率达90%,产物中伯醚的选择性为92%~93%。催化剂使用后无需处理,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2.
用无缓冲溶液NH4F法对合成乙二醇单乙醚用的ZSM 5沸石分子筛催化剂进行了改性 ,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处理条件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宜的改性条件如下 :溶液 pH =5 ,溶液加入量 =催化剂体积的 5倍量 ,加料速度 15 0mL/h ,溶液浓度 0 .5mol/L ,处理温度 90~ 95℃ ,处理时间 6~ 8h。乙二醇单乙醚的选择性和单醚收率分别为 >80 %和 >79%。  相似文献   
3.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Cu含量对Mg、Ag、Zn复合微合金化的新型超高强铝锂合金Al-xCu-1.2Li-X(x=4.2、4.5)冷轧薄板的时效析出相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6(165 ℃/24 h)及T8态时效时,不同Cu含量的超高强铝锂合金的析出相包括大量的T1相、较多的θ′相、部分GP区和δ′/GP/δ′复合相以及少量的S′相;T6态时效时,高Cu含量更有利于合金中GP区及θ′相的析出而导致T1相的数密度减少,因而强度较低、伸长率相对较高;T8时效时,高Cu含量则有利于T1相和θ′相的同时析出,导致其数密度大幅度增加,同时S′相和GP区的析出受到抑制,因此随着Cu含量增加,合金强度增加、伸长率小幅度下降;T8态时效后,高Cu含量新型超高强铝锂合金的抗拉强度达661.7 MPa、伸长率约为6%。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制备沸石分子筛催化剂成型时 ,成型条件对催化剂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根据催化剂成型物料的理化性能 ,加入适量的助挤剂、粘合剂及胶溶剂 ,以改善成型物料的粘结性 ,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对已开发的催化精馏法合成乙二醇乙醚的工艺进行了调整 ,改进了催化精馏塔的结构 ,取消了精馏段 ;并以新型改性沸石分子筛为催化剂 ,进行了由环氧乙烷和乙醇用催化精馏法合成乙二醇乙醚的实验室研究 ,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反应温度为 78℃ ,环氧乙烷进料空速为 0 .4~ 0 .8h-1,乙醇与环氧乙烷进料摩尔比为 ( 1 .5~ 2 .0 )∶ 1 ,塔顶回流量与环氧乙烷进料的体积比为 6∶ 1时 ,环氧乙烷接近完全转化 ,单醚的选择性和收率达 85%以上 ,与固定床及釜式反应相比 ,单醚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提高 1 8%~ 2 0 %。  相似文献   
6.
研究厚度为20 mm的2A55铝锂合金板T6态时效(165°C, 24 h)后的力学性能及晶粒组织。以20 mm厚度板材为原料,旋压制备直径为1m的2A55铝锂合金旋压壳体,研究旋压壳体相同T6态时效后的时效析出相、晶粒组织及沿壳体轴向和周向的力学性能分布。结果表明,旋压壳体T6态时效后的析出相包括大量T1相(Al2CuLi)、部分δ’相(Al3Li)和θ’相(Al2Cu)。T1相分布不均匀,亚晶界分布密集,但沿大角度晶界形成沿晶无沉淀带。板材同一方向力学性能基本一致,但不同方向存在各向异性,沿轧制方向强度最高而沿45°方向强度最低。旋压过程导致壳体不同位置周向和轴向与原始轧制方向的夹角变化,晶粒长宽比和织构不同。相应地,旋压壳体沿相同周向或轴向的力学性能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原始板材的各向异性在旋压壳体晶粒组织及力学性能分布方面存在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