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了钙改性ZSM-5分子筛的催化性能以及反应条件对甲苯乙基化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NH_3-TPD、红外光谱和孔结构测试表明,强B酸中心减少和孔道变窄是提高对甲乙苯选择性的主要原因。含CaO 6mmol/g ZSM-5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反应稳定性。钙改性沸石的水热稳定性不如镁改性的好。  相似文献   
2.
镁改性HZSM-5分子筛上乙苯择形催化生成对二乙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镁改性的 HZSM-5分子筛上进行乙苯乙醇烷基化和乙苯歧化直接合成高浓度的对二乙苯。在370℃下,烷基化反应的活性(乙苯转化率)高达25.42mol%,二乙苯产率为20.94mol%,对二乙苯的选择性为99.54%。  相似文献   
3.
碱土金属化合物改性的ZSM-5分子筛的择形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经碱土金属化合物特别是钙化合物改性后的ZSM-5分子筛对甲苯加甲醇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在几种改性方法中,以用ZSM-5分子筛与醋酸钙溶液混合蒸干并焙烧的方法(以下简称共煮方法)为佳,这种方法制备出来的催化剂(记为Ca-ZSM-5(醋))用于甲苯加甲醇烷基化反应,甲苯转化率为31.2%,对二甲苯选择性可达94.0%。进一步的研究表明,ZSM-5的孔道结构和表面酸性是其择形催化作用的基础,面表面酸性的调节,则是提高对二甲苯选择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稠油-碱水体系界面电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波长600nm处透光率的测定研究了3种稠油在NaOH水溶液中的乳化性能,测定了乳状液的ζ电位。透光率极小值和ζ电位极大值在同一碱浓度下出现。酸值较大的原油有较小的透光率和较大的ζ电位。在碱水中加入适量NaCl可降低油水乳化所需的碱浓度,拓宽碱浓度范围。确定了NaOH作为3种稠油驱替碱剂的最佳浓度和最佳含盐量。  相似文献   
5.
钾镁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研制及烷基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分析了水蒸汽处理、钾离子交换以及氧化镁浸渍对ZSM-5分子筛甲苯乙醇乙基化性能的影响。三者适当的结合可制备出高活性和高对位选择性的烷基化催化剂。实验证明,覆盖外表面的酸中心和减少强酸中心数是提高ZSM-5烷基化择形性的关键。尽量避免改性物在孔内沉积,减少孔道堵塞,有助于保持改性分子筛的高活性。  相似文献   
6.
在520—750℃范围,用SiCl_4蒸汽处理HZSM-5沸石,其晶体结构不受破坏,而硅铝比大大提高。低于620℃时,脱铝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高于620℃,脱铝减少。经540℃和560℃分别处理8小时,所得的样品硅铝比为110和126,B酸中心数大为减少,B酸强度较为适中(由乙烯吸附热所表征的B酸强度为24.8—24.1kJ/mol)。用作甲苯加甲醇甲基化反应的催化剂,甲苯转化率为25—29%,对甲苯的选择性大于85.0%。  相似文献   
7.
本文制备了含不同稀土量的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剂,考察了它们的甲苯乙醇乙基化反应性能,发现在稀土含量大于4%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反应稳定性。选择了含稀土4%的改性催化剂,比较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选择出较佳的反应条件为:WHSV=1.5h~(-1)、370 C、甲苯/乙醇=2(摩尔比)。在此条件下作了200h的乙基化反应,该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从本国出产的薄水铝石(AlOOH)出发,用沉降-压片法和筛分-压片法研制了圆板状α-AlO3无机膜载体(29.2mm,厚度约2.0mm),并通过SEM、XRD及气体渗透性等研究,从孔结构、表面形貌、气体渗透率和分离因子等多方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沉降法制得的载体气体渗透性比筛分法的好得多.其渗透率是筛分法的3倍,分离因子也优于筛分法.结果还表明,干燥与灼烧温度是影响载体性能的重要因素,硝酸蒸气处理载体对载体强度、孔结构和气体的渗透性等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无机铝盐出发,采用原位造粒技术,在自制的圆板状α-Al2O3载体表面上成膜,研究了原位造粒成膜的一些影响因素,并与溶胶-凝胶法以乙醇铝制备的载体γ-Al2O3膜进行了孔结构、表面状态和气体渗透性等性能和成膜机理的比较.结果表明:原位造粒法从无机铝盐出发可以制备具有微孔结构无针孔的γ-Al2O3膜.而且,具有如下优良品性:(1)膜的厚度薄而均匀、完好率大,膜厚度可控制在~1μm的水平,比乙醇铝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得的膜厚度~5μm薄得多;(2)具有良好的气体渗透性能,在保持基本相同的分离因子增量的情况下,其渗透率的减少量比乙醇铝水解溶胶-凝胶法的少得多;(3)在载体表面的微孔口原位造粒,粘着性好,不易脱落,而且粒径和孔径的大小可以通过浸渍时间及氨处理来调节等.  相似文献   
10.
原油氨基酸在碱液中的乳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察了辽河、克拉玛依、胜利3个油田6个Lin选的原油氨基酸与碱液的乳化性能。辽河、克A、克B、孤岛、胜坨Ⅰ、胜坨Ⅲ原油氨基酸馏分均使同一原油不乳化馏分与碱液形成体系的界面张力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