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井中三分量磁测数据处理的需求,采用分层体系结构,构建基于.Net平台的井中三分量磁测处理系统。通过分析和对比多种AutoCAD二次开发方式,使用.Net结合Com组件实现系统图件向AutoCAD实体文件的信息无损导出功能。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功能有效解决了三分量磁测数据的成图格式问题,导出文件能够成功在AutoCAD软件中进行加载和编辑,满足地质找矿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该协议利用了蚁群算法的高效寻径能力,实现了网络节点的高效、节能路由.同时,本文还对该协议进一步给出了分步式实现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仿真测试.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中国陆相湖盆细粒重力流沉积作用的地质条件和过程,建立湖盆细粒重力流沉积模式,揭示细粒沉积和源储发育规律,识别页岩油“甜点段”。研究表明:细粒重力流是深湖环境中重要的沉积作用之一,能把浅水细粒碎屑和有机质搬运到深湖,有利于形成优质烃源岩和页岩油的“甜点段”。中国湖盆深水环境发育的细粒重力流沉积主要是细粒浓缩密度流、细粒浊流(包括浪涌状浊流和细粒异重流)、细粒黏性流(包括细粒碎屑流和泥流)和细粒过渡流沉积。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湖平面升降、洪泛事件和湖底古地貌控制欠补偿型湖盆细粒重力流的沉积分布。湖平面上升期,洪水引发的细粒异重流在湖盆地形平坦的深湖区形成“细粒水道—堤岸—朵叶”体系。湖平面下降期,坳陷湖盆的挠曲坡折及沉积斜坡部位、断陷湖盆的陡坡带发育非限定水道为主的湖底扇体系,断陷湖盆的缓坡及轴向发育限定或非限定水道湖底扇体系,湖底扇扇缘可发育细粒重力流沉积。湖盆四级沉积层序水进可形成富有机质页岩和细粒异重流的沉积,水退可引起细粒浓缩密度流、浪涌状浊流、细粒碎屑流、泥流和细粒过渡流沉积。二叠纪以来中国湖盆页岩层系多个四级层序水进-水退旋回形成了多套源储组合,中国湖盆多样的细粒重力...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中生代受到印支运动与燕山运动的影响,但因被晚白垩世以来沉积物覆盖,没有很好的露头资料,使得其中生代构造运动的具体特征仍不清楚。基于地震等资料,利用平衡剖面分析以及计算缩短率等方法,分析了黄骅坳陷基底及盖层的构造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根据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残余厚度与研究区构造演化剖面等资料,按照中生代构造运动强度将黄骅坳陷分为印支期强挤压区(南部地区)、中生代弱变形区(中部地区)和燕山运动强挤压区(北部地区)。黄骅坳陷中生代主要经历印支运动与燕山运动两期应力方向不同的挤压构造活动,其中印支期鲁西地块向北与黄骅坳陷发生挤压碰撞使得黄骅坳陷南部地区产生了大量逆冲断层,而燕山期燕山褶皱带对黄骅坳陷施加自北向南的挤压应力并促使其在北部地区形成了巨大复背斜。黄骅坳陷南部地区在印支期发生强烈变形,中部及北部地区印支运动响应微弱;燕山运动则正好相反,在黄骅坳陷北部地区活动强烈,在中部及南部地区响应微弱;黄骅坳陷中部地区即孔店-北大港地区构造活动微弱,为两期构造运动波及范围的分界带。中生代变形强烈的区域往往拥有更高的油气勘探潜力,总体上位于黄骅坳陷北部地区的潜山普遍优于位于中南部地区的潜山,而南部地区的潜山则普遍优于中部地区的潜山。本文研究结果对黄骅坳陷下一步潜山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态联盟又称"虚拟企业",是一种企业管理手段.它指一些相互独立的商业过程或企业组成的暂时联合.这里,把其理念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随机散布模式的节点动态组合研究,并基于遗传算法设计了过程模型,很好地解决了大规模传感器网络在应用过程中的节能规划问题.最后,本文针对该算法结出了仿真结果并对其行了分析,以说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小波变换方法在测井数据处理中有着其他信号处理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样存在缺点,为使小波变换结果反映更加真实的旋回信息,需要研究其边界效应。通过对模拟测井数据和实际测井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发现了两种类型的边界效应:一是因信号的有限长的特征导致的左右边界效应,二是因信号频率的突变引起的频率边界效应。因此得出测井数据的小波变换的边界效应比较明显,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减少甚至是消除边界效应,才能得到精确的旋回信息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页岩岩心核磁共振实验结果,采集了10块四川盆地南缘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采用RecCore系列核磁共振岩样分析仪,针对实验参数与实验结果的关系开展了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扫描次数(SCAN)、回波间隔(TE)、回波个数(NECH)及等待时间(RD),获得了核磁共振实验结果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等待时间、扫描次数以及回波个数的改变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小,在一定范围内,应缩短等待时间、减少扫描次数及回波个数以提高实验效率.回波间隔大小的改变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随着回波间隔的增大,页岩的核磁孔隙度明显减小,横向弛豫时间(T2)谱形态发生明显的谱峰右移及峰值减小.针对本次研究中采集的页岩岩心样品,可选取参数TE=350μs,RD=3000 ms,NECH=1024,SCAN=32进行岩心核磁共振测试,有利于高效、准确地获取页岩岩心核磁共振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