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8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过程系统用能分析与调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规模化工系统工序多 ,物流多 ,能耗大 ,用能状况复杂 ,其节能改造是过程系统热集成的难点。应用全过程系统热集成技术 ,对某一大规模化工系统的总体用能状况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系统的用能“瓶颈” ,并利用用能一致性原则对其“瓶颈”即反应器部分进行改造 ,通过改变公用工程使用状况等易实施的措施 ,节能可达 30 %。  相似文献   
2.
预冷式蒸发空冷器的换热管是蒸发空冷光管与干式空冷翅片管的耦合,若翅片管管外传热膜系数采用传统的干式空冷器传热模型计算,将带来较大的误差。用SPSS软件对预冷式蒸发空冷器传热实验数据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翅片管管外给热膜系数的最佳数学模型,对回归模型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88;对比考察了实验系统干运行和湿运行时的传热性能,当只考虑迎风速度对翅片管管外给热系数的影响时,对应模型的拟合优度由干运行时的0.804下降到湿运行时的0.639。研究结果表明:湿式部分对干式部分的传热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空气迎风速度对翅片管管外给热膜系数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介质进口温度和空气出口温度;建立的传热模型与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为预冷式蒸发空冷器的优化设计和操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蒸发式空冷器是由换热盘管、循环水泵和风机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部件相互影响,优化组合对强化传热至关重要。实验研究了循环水泵频率、风机频率、管内流体进口温度和热水泵频率等因素对蒸发式空冷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内流体进口温度增加时,传热速率和管外联合传热系数均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热水泵频率增加时,管外联合传热系数基本没有变化,但传热速率随之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不变;循环水泵和风机频率的变化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二者存在一个最佳的耦合;当管内流体进口温度为50℃时,实验确定在循环水泵频率为30 Hz,风机频率为45 Hz,热水泵频率为42 Hz时,系统的传热性能达到最优。对管外联合传热系数的研究,简化了工艺计算过程。研究结果为蒸发式空冷器的优化设计,以及节能优化操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脂肪醇及其聚氧乙烯醚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述了脂肪醇及其聚氯乙烯醚的原料路线、催化剂开发、技术路线和反应器改进等。比较了不同原料路线和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宝浪油田属中小型低孔、低渗透特殊轻质油藏类型油田,针对其特点及所处区域环境现状,配套采用了油气全密闭集输,确定了以中压浅冷(丙烷制冷方式)的轻烃回收工艺;干气用于燃气发电,生产用燃气锅炉及生活用气等,该工艺实现了油气全密闭集输处理,保证了油气损耗率不大于0.3%,综合利用方案满足了高效开发西部地区油田的生产需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碳酸钾对氯苄双羰化反应的影响,发现氯化钴/碳酸钾对氯苄的双羰化反应有一定的助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钴/吡嗪2,3 二羧酸钾体系对氯苄没有催化活性。在没有配体存在的情况下,仅有氯化钴时氯苄也不发生任何反应;加入碳酸钾后,苯丙酮酸(PPA)产率为8.8%;再加入吡嗪2,3 二羧酸钾(KPzdc)后,PPA产率增加到26.7%。当配体改为吡嗪2 羧酸钾(KPzca)时,双羰化产物为β苄基α苯丙酮酸(BPPA),K2CO3的加入并不呈现特有的催化活性,相反,加入量太多时会降低BPPA的产率。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氯化钴与不同的希夫碱所组成的新型催化体系对氯苄及其衍生物的双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氯化钴/吡啶-2-羧酸钾的催化活性最佳,而且不同取代基团的氯苄衍生物的双羰化反应活性不一样。同时,首次引入了溶剂极性经验参数ET(30)来更为全面地衡量溶剂的性质对该反应活性的影响关系。在氯化钴/吡啶-2-羧酸钾的催化下,以1,4-二氧六环和水为混合溶剂时,氯苄进行催化双羰化反应生成苯丙酮酸,产率达70.1%,选择性达98.3%。并就该催化体系在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氯化钴/吡啶-2-羧酸钾催化体系的回收套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批次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催化双羰化反应4次,催化剂总转换数可达171。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化学清防蜡剂的室内筛选试验及清防蜡作用机理,针对河南稠油油田稠油井的实际情况,现场应用化学清防蜡技术70井次,共计使用LH-XIII清防蜡剂6690kg,PR-1清防蜡剂2175kg,共计增油3849t,节约检泵次数98.51次,每井次平均延长油井免修期42d,取得了较好的清防蜡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新型氯化钴/吡嗪-2-羧酸钾(KPzca)双羰化催化体系,探讨了吡嗪-2-羧酸钾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反应条件为氯化钴0.03mol/l,吡嗪-2-羧酸钾0.156mol/l,n(氢氧化钙)/n(氯苄)=2.7,V(二氧六环)/V(水)=5/1,反应温度343 K,CO压力2.0 MPa,反应时间10 h,对应的β-苄基-α-苯丙酮酸(BPPA)产率77.3%,双羰化选择性99.6%.该催化体系有效抑制了单羰化反应,双羰化反应的选择性和氯苄转化率都较高.用红外光谱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不同力场对柴油脱酸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研究了重力场、高压电场和离心力场对柴油脱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重力场所需分相时间最长 ,脱酸效果最差 ;高压电场次之 ;离心力场中的分相时间最短 ,当离心机转速为30 0 0r/min时 ,分相时间为 6 0s即可获得很好的分相效果和脱酸效果 ,且设备利用率高。另外 ,离心力场还具有一定的破乳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两相间的夹带 ,增加了环烷酸的萃取率 ,减少了柴油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