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97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铝酸钙材料的合成及其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别采用轻质碳酸钙和活性氧化铝 ,或纯铝酸钙水泥和活性氧化铝为初始原料 ,反应烧结合成了六铝酸钙 (CA6)材料 ,研究了原料和成型压力对合成材料的烧结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同时借助于XRD、TG -DSC、SEM和EDAX等测试手段对其反应过程、物相变化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1) 130 0℃时 ,合成材料的主晶相为刚玉相和CA2 ,并开始有CA6形成 ;温度升至14 0 0℃ ,CA6大量生成 ;15 0 0℃时反应完成 ,产物全部为CA6相。 130 0~ 15 0 0℃时 ,上述反应表现为体积膨胀过程 ,试样的体积密度和径向线收缩率随温度的变化不大 ;而高于 15 0 0℃时 ,试样明显趋向烧结 ,体积密度升高 ,线收缩率加大。采用纯铝酸钙水泥和活性氧化铝合成的试样的体积密度均高于采用轻质CaCO3 和活性氧化铝的 ,尤其在烧成温度高于 15 0 0℃时。坯体的成型压力对这两种合成试样的烧结性能均没有显著影响。 (2 )合成六铝酸钙材料的晶粒形貌与合成工艺有关 ,制备片状晶粒的六铝酸钙材料需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晶核有足够的发育空间 ,二是从晶核生长形成片状结构需足够的物质扩散。采用纯铝酸钙水泥和活性氧化铝为原料的试样 ,其CA6晶核很容易发育成片状晶形 ,且随着坯体成型压力的增加 ,片状CA6有向等轴状发展的趋势 ;采用  相似文献   
2.
王健  李亚伟  朱璇 《软件》2014,(4):18-20
Silverlight作为一个跨浏览器、跨平台的插件,将视频、交互性内容,以及其他应用完好的融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了统一而丰富的体验。通过使用QTP把人为驱动的测试行为转换为机器执行的过程,实现对Silverlight应用的自动化测试。本文研究介绍了使用QTP对Silverlight应用进行自动化测试的方法,描述了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溪洛渡水电站在各类弧门、闸门的液压启闭机上安装了3种不同型号的开度仪装置.介绍了3种开度仪装置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日常维护方法,对日后开度仪的运行、维护、检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电站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硅粉直接氮化反应合成氮化硅粉末的工艺因素(包括硅粉粒度、氮化温度、成型压力、稀释剂含量等),借助XRD、SEM等测试手段测定和观察了氮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和断口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硅粉在流动氮气氛下,高于1200℃氮化产物中氮含量明显增加;在氮化反应同时还伴随着硅粉的熔结过程,它阻碍硅粉的进一步氮化,其影响程度与氮化温度、氮化速度,素坯成型压力及硅粉粒度等工艺因素有关。在硅粉素坯中引入氮化,其影响程度与氮化温度、氮化速度,素坯成型压力及硅粉粒度等工艺因素有关。在硅粉素坯中引入氮化硅作为稀释剂,提高了硅粉的氮化率,使产物中残留硅量降低;同样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适当热处理制度(如分段保温、慢速升温),达到硅粉的完全氮化。在生产中批量合成了含氮量为32.5%,残留硅量为0.05%,主要为α相,含少量β相的针状、柱状的氮化硅。  相似文献   
5.
采用矩阵摄动有限元方法,给出了结构损伤识别方程.为减小模型误差和测试误差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利用残余力向量对损伤单元的敏感性,提出了广义残余力向量差的概念.为提高损伤识别结果精度和计算效率,联合采用广义残余力向量差定位与频率变化定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先运用广义残余力向量差来初步确定损伤位置,再根据频率摄动运用测试精度较高的频率筛选计算损伤程度并确认损伤位置.实例证明,即使考虑测试误差,该方法仍然可以实现对损伤位置和程度的快速准确识别,具有较强的噪声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铝酸钙水泥的水化行为与物相组成、粉体粒径、水化温度、外加剂等因素密切相关。已有研究发现沸石结构矿物对铝酸钙水泥的水化行为影响显著,而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XRD、SEM、FTIR、综合热分析以及电导率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养护温度(20 ℃、25 ℃、30 ℃和40 ℃)下合成沸石对铝酸钙水泥水化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合成沸石对铝酸钙水泥水化行为的影响与不同养护温度下离子浓度有关。在20 ℃养护时,铝酸钙水泥的溶解程度较低且沸石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及离子吸附能力,离子浓度难以达到饱和,延长了诱导期,从而延缓了铝酸钙水泥的水化;在25~40 ℃养护时,沸石的微孔结构和超高比表面积为水化产物提供更多成核位点,进而促进了铝酸钙水泥的水化。此外,合成沸石的引入有效消除了铝酸钙水泥在25 ℃养护时的异常凝结行为。  相似文献   
7.
基于XML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描述语言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XML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标记语言DwqML的设计与实现。DwqML充分运用XML的可扩展性和半结构化数据描述能力,解决了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结构描述复杂性问题,并且详细叙述了DwqML Schema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8.
“双碳”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绿色低碳发展新阶段。油气钻井行业是高能耗、高碳排放、高废弃物产生行业,同时分散式、流动式的作业模式也使得绿色低碳发展面临很大挑战。油气钻井行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特点,紧扣双碳目标进程,统筹绿色转型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做好战略规划和发展布局。采取“源头控制”“过程降耗”“末端治理”三个方面同步推进的基本思路,依托绿色新兴技术、高端节能装备的研发攻关和成果转化,践行顶层设计引领、专项规划促进、制度团队保障的实施路径,打造绿色工程示范应用,推动行业绿色发展。随着绿色低碳发展进程的推进,油气钻井行业传统现场施工模式将被电动化、清洁化、节约化、资源化所取代。  相似文献   
9.
以电熔棕刚玉除尘粉为原料,在经过酸洗、沉淀处理的原料中添加适量的外加荆,制成试样后分别在1 400、1 450、1 500、1 550和1 600 ℃保温3 h热处理,然后进行XRD、SEM分析,探讨了烧成温度对合成莫来卡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烧成温度达到1 600℃时,试样中除了玻璃相,主要为莫来石相,且莫来石在气孔中结晶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高导热炭砖的抗侵蚀性,以人造石墨(≤0.075、≤1 mm)、Si粉(≤0.045 mm)、Al粉(≤0.075mm)、活性Al2O3(2μm)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分别外加质量分数6%的TiO2、TiC微粉,经混料、成型,于1 200和1 400℃埋炭热处理后制备了高炉用炭砖试样,研究了TiO2、TiC微粉对试样的物相变化、微孔结构、热导率及抗铁水侵蚀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 400℃埋炭热处理后,外加6%(w)TiO2试样原位生成了Ti(C,N)和TiN,而引入的TiC较为稳定,在热处理过程中未与其他组分发生反应,且外加6%(w)TiO2试样在SiC晶须的密集区生成了Ti(C,N),与其他试样相比,SiC晶须的量较多,长径比较大;外加6%(w)TiO2试样的平均孔径低于100 nm,小于1μm孔的孔容积率达90%,室温热导率达53.43 W·m-1·K-1;抗铁水侵蚀性试验显示,通过引入TiO2原位形成Ti(C,N)的炭砖试样,其抗铁水熔损性优于直接引入TiC的试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