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改革已进入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改革新阶段.需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信息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以及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经济模式.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  相似文献   
2.
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碳谱、差示扫描量热法、连续自成核退火热分级和升温淋洗分级等方法表征了利用两种茂金属催化剂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产品(简称mPE-1,mPE-2)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mPE-1和mPE-2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密度等性能较为接近,其中,mPE-2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优于mPE-1,但是mPE-2中支链分布的均匀性稍差,mPE-2中支链少的高相对分子质量链段含量比mPE-1高,而支链多的低相对分子质量链段含量比mPE-1低。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α、β晶型成核剂对高抗冲共聚聚丙烯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广角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等考察其结晶行为。α晶型成核剂明显改善了产品的刚性,冲击韧性可保持不下降;β晶型成核剂可在高抗冲聚丙烯中诱导晶型由α晶型向β晶型转变,明显改善产品的耐热性能,其冲击韧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高刚韧共聚PP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高刚韧共聚聚丙烯(PP)的市场需求及开发技术,研究了产品开发中的主要控制因素对产品性能、结构的影响.通过解决关键技术成功开发高刚韧共聚PP QP83N,产品性能达到进口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等分析方法,对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LA在常温下表现为硬质热塑性材料,但其耐热性较差,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相比之下,PBAT在常温下则呈现为高弹态的软弹性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PLA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05以上,分子链较长。而PBAT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PLA更宽,流动性更好。PLA和PBAT均属于非牛顿流体中的宾汉流体,但它们的剪切黏度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共混改性制备的PLA/PBAT复合薄膜,与聚乙烯薄膜相比,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但断裂拉伸应变较低。  相似文献   
6.
李延亮  施喆 《四川建材》2020,(1):188-189
县级城市是我国数量最多的一种城市类型,这种城市规模一般比较小,与大城市相比,在管理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此,本文主要以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为案例,分析该县基础设施管理单位的职能范围,并探讨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以提升基础设施的实际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考察MFR、制样方式、熔融温度、切口方式等因素对聚乙烯管材料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 发现:MFR越低,材料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越高;注塑试样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明显高于压塑试样;压塑制样过程中熔融温度越高,材料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越高.横向切口试样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低于竖向切口试样.  相似文献   
8.
利用熔体流动速率仪、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氢调法聚丙烯(简称A)、可控流变法聚丙烯(简称B)及其经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的一次产物(分别记作A-1,B-1)在熔融剪切流动过程中的熔体流动行为。结果表明:A,A-1,B,B-1均为假塑性流体,随剪切速率增大,温度敏感性下降,当剪切速率高于1 000 s-1后剪切黏度趋于稳定;与A相比,A-1的剪切敏感性高、熔体流动速率基本不变;而B-1的剪切敏感性、熔体流动速率均比B低,且当温度高于230℃时,B的熔体流动速率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不同类型聚丙烯(PP)的收缩率,研究了无机填料、增韧剂改性PP的性能及其收缩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类型PP的收缩率不同,均聚PP收缩率最大,无规共聚PP次之,抗冲共聚PP最小。当抗冲共聚PP中乙烯含量增加时,其收缩率降低。模塑试样放置0.5~5.0 h以内时,模具温度越高,收缩率越大;随着放置时间延长,PP收缩率继续增大,放置5.0 h以上时收缩率随时间延长变化不大。添加无机填料改性可以降低PP收缩率,与连续玻璃纤维(GF)和短切GF相比,滑石粉改性对降低PP收缩率更有效。聚烯烃弹性体(POE)和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具有较好的增韧作用;当滑石粉和mLLDPE质量分数分别为30.0%和15.0%时,采用进口抗冲共聚PP制备的复合材料刚韧综合性能良好,平行和垂直流道方向的收缩率均为0.50%。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